黄某,女,64岁,年4月20日首诊。慢性胆囊炎病史,刻下:病人全腹不适,不可名状,纳食后胁胀、恶心,情绪急躁,腹泻咽痛,右胁下疼痛连及后背。舌红苔薄黄。处方:柴胡10,生黄芩15,半夏10,生白术15,茯苓15,茵陈15,生栀子15,元胡15,川楝子10,郁金15,金钱草15,鸡内金10,生麦芽15,生神曲15,生甘草5,七剂水煎。

年4月27日二诊。药后胃胀、咽痛改善,大便2-3次每日,稀不成形,纳呆,晨起口苦,舌淡红苔黄。前方去生白术,法半夏,加炒白术15,清半夏10,薄荷8,胖大海10,白蔻仁1包。七剂水煎。

年5月25日三诊。胆囊疼痛、后背痛缓解,纳食增加,自觉咽中有物,舌脉同前。前方去柴胡、黄芩、川楝子、郁金、白蔻仁、薄荷,加生薏仁20,连翘15,赤芍15,青皮8,厚朴10,改生甘草为6,胖大海15,七剂水煎。

年6月1日四诊。胃肠症状均改善明显,右胁下、后背痛疼痛几愈,患者喜形于色,困扰数年之疾得解,继续调治他症。

按:本案慢性胆囊炎症状表现出腹部疼痛,而又定位不准。病人首诊时已诉,之前喝过若干副汤药,未见明显效果。慕名前来请窦师诊治。就诊时情绪焦虑、急躁、迫切之情体现病苦之甚。然业师常教导我们说,不可被病人的描述误导,应当通过其描述抓住主证。接诊时病人描述症状非常广泛,似全身脏器均有疾患而无从下手。慢慢问诊,得知疼痛和纳差腹胀较为严重。于是拟方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栀子豉汤清宣郁热、金铃子散理气止痛,加生白术、茯苓健脾利湿,以茵陈、郁金、金钱草清利肝胆湿热、利湿退黄。鸡内金、生麦芽、生神曲佐助化食消脾。

二诊时已见胃胀和咽痛的缓解,效不更方。病人药后见大便稀溏,故去生白术、法半夏,加炒白术和清半夏以更弊端。咽痛仍在,加薄荷、胖大海调治。

三诊已服药月余,诸症缓解,少阳胆经枢机运转,便更改主方,不再用小柴胡汤。觉咽部异物感,当属中医所说“梅核气”,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乃是痰气互结之证。于是加青皮行气、厚朴化痰下气,是为半夏厚朴汤意。

四诊诸证即愈,改调他症。

《伤寒》96条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小柴胡汤主之。此案,小柴胡汤即是首功一件。

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秘方
白颠疯医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