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在未明确病因前,大便性状改变与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统称为腹泻病(diarrhealdisease)。腹泻病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腹泻病同样是儿童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年发病率为%,平均每年每个儿童年发病3.5次,其死亡率为0.51%。因此,对小儿腹泻病的防治十分重要。根据病程腹泻病分为:急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2个月;慢性腹泻病:病程在2个月以上。按病情分为: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中型:轻度至中度脱水或有中毒症状;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如痢疾、霍乱、其他感染性腹泻等;非感染性,包括食饵性(饮食性)腹泻;症状性腹泻,如过敏性腹泻;其他腹泻病如乳糖不耐症、糖原性腹泻等。
患儿护理
一、液体疗法的护理
腹泻患儿脱水的纠正要靠液体和电解质的补充,方法有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一般在家里护理的患儿需要口服补液,推荐使用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非常安全、有效,价格低廉,配置方便。只需要根据说明书加适当的白开水就可以。重点是需要家长观察患儿的脱水情况。2岁以下患儿每几分钟喂1小勺,2岁以上患儿可用杯子直接喝。2岁以内的患儿不会主诉口渴,家长要主动喂患儿,使液体摄入量多于日常。若患儿出现眼睑浮肿应停止口服补液盐,改用白开水。患儿在家里护理时,如3天不见效、出现发热、大便出现脓血、精神差、嗜睡、不吃不喝等要及时就医。
二、饮食护理
腹泻患儿的饮食应坚持喂养。因为腹泻时患儿的肠道仍能消化和吸收食物。母乳喂养的患儿,要坚持母乳喂养,不要减少喂养次数,反而可适当增加次数;人工喂养儿尽量选择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应少吃多餐。要结合患儿的年龄和喂养方式来护理,若是生后4-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儿童就不要给粥、汤等液体,只要延长每次喂养的时间和增加喂奶的次数即可。
三、臀部护理
腹泻患儿的臀部要在每次腹泻后及时用清水清洗,并用软毛巾吸干,然后涂上植物油、鞣酸软膏、呋锌油等。应保持阴部及肛周皮肤干燥和清洁。
四、预防措施
1、母乳喂养;2、改进辅食添加的方法;3、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和足够的水,保证个人卫生;4、饭前便后要洗手(母亲做饭前和喂养儿童前要洗手)5、有清洁卫生的厕所;6、及时处理儿童粪便,保证卫生安全;7、完成儿童计划免疫。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