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怎么办?
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古人将腹泻的原因总结为几十种。除了感染、伤食、过敏引起的腹泻外,还有脾虚、肾虚,还有气机不调,还有气候变化等引起。
腹泻以大便稀溏,或者水样便为特征,以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为诊断。腹泻时,消化吸收肯定不好,气血来源不足。腹泻时,大量水分,以及电解质丧失,可以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引发严重的后遗症。中国的过去和今天的非洲,腹泻都是新生儿死亡率最高的腹泻。只要不是因为积食,感染和过敏引起的腹泻,都要考虑收涩止泻。或者就算是以上三种情况引起的腹泻,在腹泻严重时,也可以考虑收涩止泻。
收涩止泻主要运用于大便次数多,但清冷,脘腹胀痛不厉害,化验没有白细胞等感染征象。
可以采用的推拿手法有
补大肠或调大肠、摩腹、揉脐、龟尾与七节骨
整个操作约30分钟。
急性腹泻1-3次可愈,慢性腹泻1-2个疗程可愈。
治疗期间注意保水。
治疗期间注意保暖,不要凉肚。
穴位与操作
补大肠或调大肠:大肠位于食指桡侧缘。一手虎口卡于小儿食指与中指之间。以拇指盖住患儿拇指。另一手拇指或食中二指从指尖推向指指谓补大肠。如来回推为调大肠。操作5分钟。
摩腹:以肚脐为圆心,以肚脐至剑突下距离2/3为半径作圆。以全掌沿此圆周逆时针摩腹3分钟。力度较轻,圈子圆,频率约每分钟40-60圈。然后揉全腹令局部发热。
揉脐:以拇指或中指置于肚脐眼,先轻摩数圈,然后分别揉、按、振共3分钟,捏挤肚脐10次。最后以小鱼际横擦令热。
龟尾与七节骨:尾骨尖下的凹陷中为龟尾。七节骨位于第四腰椎至尾骨尖的直线。抱儿俯卧于术者腿上,一手置于龟尾,一手手掌置于七节骨。在点揉龟尾的同时,手掌从下至上依次推、揉、振、擦至局部红赤。
鹤壁润美母婴健康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