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尿常规检查中的“蛋白”阳性,很多人会被惊出一身冷汗~今天就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蛋白尿的知识。
尿液检查当中,经常可发现有蛋白尿的情形。蛋白尿可能是肾脏及心脏疾病的早期变化,但也可能只是肾血管血流变化所造成的暂时性变化。
蛋白尿:健康成人每天的尿中蛋白质排出量应小于毫克,若每天的尿液蛋白质排出量大于毫克就称为蛋白尿。
不是所有的蛋白尿都有临床意义:
如果随便收集一次尿去检查尿蛋白,它的临床意义是不大的,纵使结果是阳性也不能确诊为肾脏病。比如:
功能性蛋白尿发生在剧烈运动后或发热过程中,过度寒冷、高温作业、精神紧张等交感神经高度兴奋等状态。功能性蛋白尿本身无需处理,短暂的循环变化可能是造成功能性蛋白尿的主要原因。诱发因素消失,尿蛋白也迅速消失。其中以热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最为重要。
体位性蛋白尿又称为胡桃夹现象,多见于瘦长体型的儿童及青少年。系由于左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的夹角在直立位时压迫左肾静脉,使左肾静脉压力增高所致。
但如果是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及遗传性疾病所致的病理性蛋白尿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其特点是尿蛋白持续不消退,或伴有血尿、浮肿、高血压等表现;也可呈单纯性蛋白尿,无任何临床症状或体征,通常是肾小球或肾小管发生不可逆的破坏。
生理性和病理性蛋白尿界定思路首次尿检查发现蛋白尿阳性者,应连续1~2次复查,当复查仍为阳性,则应安排留取24h尿标本作尿蛋白定量。当明确为蛋白尿后再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各类辅助检查结果包括尿蛋白量、尿蛋白组成成分等方面,作出生理性或病理性蛋白尿的鉴别。
蛋白尿作为肾脏病重要的临床表现,同时也是肾脏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蛋白尿成为肾脏病治疗的重要环节。生理性蛋白尿以往有别于病理性蛋白尿,被认为是良性的改变,但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部分生理性蛋白尿也有较差的预后改变。因此在了解生理性蛋白尿的界定标准同时,也要进行相应追踪检查。
张勉之教授出诊信息:
4月6医院出出诊
4月8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出诊
回复信息可预约,请注明患者姓名及预约地点。
肾病医学∣了解专业健康知识长按,识别复方白芷酊价格大概得多少中科获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