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
consilia
有这么一个男子,年47岁。
他有慢性腹泻病整整14年。
这十四年来,他几乎没见过自己成型的大便,总是质地稀溏,每天排便至少三次,多则五六次,甚至六七次。
即便不腹泻,大便也是混乱一团。有的时候,大便上头还覆盖一层黏液。饮食上稍不注意,就会腹泻拉稀。
1
中医怎么看?
这可怎么办?于是患者决定看中医,喝汤药。
刻诊,见患者脉象缓弱、舌淡苔白,面色无华,血色不佳,形体也较为清瘦。
根据患者情况,医家给开了一张健脾祛湿,治疗脾虚湿滞的方子。
这个人的问题在于脾虚作泄。
这种脾虚作泄,往往有明显特点。
患者多舌淡,苔白,脉象相对缓弱。
腹泻的同时,容易腹胀、胃胀。患者吃不了凉的,油腻的,甚至吃不了水果。还有的人,大便表层会有一层黏液。
这个黏液,我们可以将其看成是痰浊的象征。就发病过程来看,往往时间很长。有些人,甚至以为自己这个样子是天生的,不以为奇。
脾?
GrainRaspleenin
我们的脾,主运化。
我们吃进来的食物,在脾的统一指挥下,被消化和吸收。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医称之为运化,由脾来负责。
一旦我们的脾虚了,无法监工了,那么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工作就容易乱套。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结果就是拉肚子、腹泻。
脾,由强变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由脾虚带来的腹泻,病程就较长,给人造成慢性腹泻之感。医院检查,常常可诊断为慢性肠炎。
2
中医怎么治?
这个时候怎么办?
由于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脾虚。所以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健脾。
通过健脾,把业已形成的湿浊之邪渗出去,尽量恢复脾的运化之能,从而让人体消化和吸收正常化。
这样患者体内湿气去除,大便不成型的情况,就慢慢好转了。
3
脾虚的症状
1、没食欲,稍微吃多点就会涨肚疼痛。
2、早上起床感觉睡不醒,或者口干口苦,舌苔厚腻。
3、大便稀薄、不成型;手脚冰凉。
4、饭后感觉犯困;浑身无力;没精神;总感觉很累。
5、身体消瘦或肥胖、脸色萎黄;有时还会头晕目眩。
6、皮肤松弛,下垂;贫血;眼袋变大;掉头发等。
大家可以根据以上症状来对照一下,如果出现了3条以上,就是脾胃虚弱了,一定要及时调理。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