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ylori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传染性极强的革兰阴性菌,感染率在全世界约50%,部分发展中国家高达80%,男性略高于女性。
H.pylori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胃癌、慢性胃炎以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淋巴瘤等疾病密切相关,甚至与一些胃肠外疾病如原因不明的缺铁性贫血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关。
PPI-阿莫西林二联疗法的前世今生二联疗法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Unge等提出,目前使用的PPI主要分为第一代的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第二代的艾司奥美拉唑、雷贝拉唑以及新一代的艾普拉唑。较之第一代PPI,第二代PPI起效更快,抑酸作用更强、更持久。
目前研究证实含高剂量艾司奥美拉唑或雷贝拉唑的二联疗法更易获得令人满意的根除率。组合方式主要为PPI+阿莫西林,并在Hp根除治疗中初见成效。但之后该方案逐渐为三联疗法所取代,主要原因是PPI总剂量过低,不能充分抑制胃酸分泌,不利于阿莫西林发挥杀菌作用,导致根除率较低。
四联疗法副作用大、依从性差、耐药率高、根除率下滑,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方面,目前全四联疗法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从原来的80%~95%,下滑到目前的60%~80%左右。
近十余年来,改良二联方案,即高剂量PPI联合阿莫西林又重新受到临床医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