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了解更多31岁的二孩妈妈、28岁的小伙、17岁的高考生,这三位年轻人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育斌的患者,他们得了同一类癌: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是第三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几年,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肺癌、肝癌、上消化系统肿瘤及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等,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身上。然而,近些年不容忽视的一个情况是——一些癌症已经显现出年轻化趋势,20岁至39岁群体患癌的人数有所上升。

5月29日“世界肠道健康日”即将到来,王育斌医生就与大伙聊聊结直肠癌。

案例1:姑姑得了结肠癌,侄子也中招

泉州小伙小义(化名),28岁。两年前,小义的姑姑出现便血、消化不良等症状,医院一查,确诊结肠癌,随即入院治疗。

小义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知道消化道肿瘤有一定家族史,他最好也去做个检查。虽然自身没症状,但他仍医院消化内科做了肠镜检查。

这个决定救了他一命。肠镜下发现,小义的肠道拐弯处有一直径2-3厘米的息肉。在内镜下,王育斌医生为他切除了息肉。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息肉已局部癌变。

因为发现得早,小义的病灶被及时处理,癌症被消灭在萌牙之中,术后恢复良好。接下来,他只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即可。前两天,王育斌医生还见着他了,状态不错。

案例2:病灶转移,二胎妈妈离世

泉州31岁的二孩妈妈小芬(化名)却没那么幸运。

小芬在前年查出结肠癌。确诊前大半年,她老觉得肚子胀,以为是消化不良,吃了好些胃药,但情况一直没改善。半年后,在家人的陪同下,医院做了B超。结果把所有人吓到了:小芬的肝脏内密密麻麻的布满了病灶。之后做CT,怀疑病灶是从肠道转移;再做肠镜,确定原发病灶就在乙状结肠处。

实际上,原发病灶长度只有3厘米左右,如果能够早发现,治疗效果将完全不同。

后来,小芬在家人的陪同下,去上海做了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各种治疗。两年来,什么方法都试过了,能用的药全用完了,前前后后花掉了几百万,最后,人还是没能救回来。今年正月里,小芬离世,留下了两名年幼的孩子。

一直到现在,小芬的父亲还没能缓过来。万幸的是,父亲在女儿发现肠癌后不久,自己也去做了肠镜,结果发现一个息肉,当即切除了。

案例3:高考刚结束,17岁学生诊出结肠癌

“真的很可惜。”几年前的一位患者——17岁的高中生小梓(化名),至今让王育斌医生感到惋惜。

小梓长得很高很壮。当年参加完高考,他觉得肚子很胀,忍了一周没见缓解,便在妈妈的陪同下,医院消化内科看诊。先做B超,发现肚子里有腹水。后来,取腹水做病理检测,竟发现了癌细胞!后面又做了CT等一系列检查,发现癌细胞从肠道过来,是结肠癌!

检查时,孩子的妈妈一直催促医生,希望能快点儿弄完,因为下一周孩子就要填志愿;拿到最终的结果时,这位母亲当场就崩溃了。

后面,医院寻求救治,自此没了消息。

建议40岁以上人群

没症状也做个胃肠镜检查

在年两会上,肿瘤防治是一大热门话题。两会上,委员专家多次提仪加强与规范癌症早诊早治,将癌症筛查加入到日常的健康体检中。早期筛查能够很大程度避免胃肠癌的发生。而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需定期做胃肠镜检查。从医这么多年来,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育斌发现,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将胃肠镜检查纳入体检的市民增多了,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因缺乏意识或不够重视,甚至是因为害怕,而排斥胃肠镜检查。“大多数消化道癌症,比如结直肠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发病比较隐匿,很容易被患者忽视,导致大多数患者在出现明显症状后,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王育斌医生介绍,消化道肿瘤分为早期和进展期。早期消化道肿瘤,不论是食管癌、胃癌,还是结直肠癌,治疗后,5年存活率超过95%,效果佳;进展期癌,也就是常说的中晚期癌,治疗后,5年存活率不足20%-40%(食管癌20%、胃癌30%、结直肠癌40%)。另外,进展期消化道癌手术费用高,术后常需化疗,经济负担大,患者生活质量低,而且,患者有可能是一个家庭的中流砥柱,患病后可能出现劳动力丧失,这对一个家庭的打击是致命的,很多家庭有可能出现因病致穷。“所以,早期发现消化道癌是必要的。结直肠癌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身上,建议40岁以上人群没症状也做个肠镜检查。如果出现腹部包块、排便习惯改变、便血、黑便等,及时就诊。”小贴士

哪些人需要做肠镜检查:

1、有肠癌家庭史者。

2、40岁,尤其是有肠癌或肠息肉家庭史者。

3、考虑胃肠炎,服药之后经久不愈者。

4、不明原因的慢性腹泻,突然出现的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或有槽沟者。

5、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包括粪便检查持续隐血阳性者。

结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直肠癌首先表现的是直肠的刺激症状,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或形状变细,排便费力。后期可出现便血,血量较多,颜色多为暗红色,伴有黏液,有的甚至就是黏液血便。要注意不能将直肠癌便血与痔疮混淆,痔疮出血多为鲜血、便后滴血,通常量较少,与大便不相混合。

结肠癌多以消耗为主要表现,例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腹部可触及包块。早期结肠癌多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干燥和腹泻交替出现,便中可混有暗红色血,与便混于一起,晚期出现肠梗阻症状: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

海都记者

刘薇通讯员万馨璟

值班编辑

陈晓婷

▊推荐阅读(戳下方标题)泉州!罕见“超级血色月全食”来啦!怒!泉州一父亲给两儿子喂敌敌畏!一个6岁,一个7岁!结果……注意!新一轮雨水将持续10天!热点视频推荐推开暗

戳??这里查看精彩视频点赞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