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经典著作《素问》,其中提到“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俗话说,“三伏养一夏”,养生要趁“热”,夏季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中医认为,养生应顺应时节,夏天该热就热,该出汗就出汗。三伏天应顺着季节规律,用“热养法”以热制热,健康消暑。

三伏天,冬病夏治好时机

三伏天“热养”有助温补阳气,到了冬天就不容易受寒。患有肠胃炎、慢性腹泻、鼻炎、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人群,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贴敷、艾灸等,预防疾病在冬天发作。

“以热制热”三伏养生法

吃热性食物万病皆损于阳气,要想健康长寿,先要把的阳气补足。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天早上吃三片醋泡生姜,姜性辛温,既升阳气,又疏发肝气。而且还不会把阳气过多地耗散在脾胃上,一点不浪费。日常保健吃姜,一定要在早饭时吃,所谓“早吃姜,补药汤”。醋泡姜是收敛的,于是原本辛散的姜性由此变得平和起来,也没有姜的一大股辣味儿了。

多喝热茶冷饮只能使口腔感到凉爽,由于血管受冷收缩,反而降低了身体散热的速度。而喝热茶或热水能促进汗腺分泌,更能解暑。需要注意,温度不应超过60°C。

热水洗澡泡脚热水洗澡会使身体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排热。水温一般控制在30°C左右为宜,也可以用热毛巾擦脸擦身,帮助身体排汗降温,使皮肤透气。热水泡脚对身体也很好,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泡脚时适宜水温为42°C,以温暖舒适为宜。

做艾灸中医认为,“三伏天”施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施灸时适量出汗,体内的暑热也随之排出,身体会感到无比清爽。还可以起到促进血液的循环,促进消化功能,能够达到温肾壮阳的效果以及延年益寿等好处。

适当出汗夏天要“以汗制汗”,而运动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运动还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可以选择慢跑、太极、健走、游泳等不太剧烈的运动方式。建议早上或傍晚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气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