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三伏贴

铺姜灸

督脉灸

“中医治未病”,三伏贴、铺姜灸、督脉灸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疾病的中医绿色疗法。

中医“治未病”是指中医重视疾病的预防,在疾病未形成之时给予调治,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自古以来便受到各大中医学家的认可。

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趁其在夏季病情缓解时,通过中医辨证论治,采用穴位贴膏等进行预防性治疗,三伏贴在其中最具代表性。

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思想体现。

三伏贴

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因此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常见病:

1、呼吸科:如咳嗽,咳痰,哮喘,慢阻肺,支气管炎,肺炎,反复感冒等;

2、耳鼻喉科:如过敏性鼻炎,咽喉炎等;

3、消化科:消化不良、胃溃疡、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等;

4、外科:风湿、类风湿、痛风、骨质增生、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等。

5、妇科:经量少、月经后期、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寒、痛经、不孕、产后身痛等。

6、儿科:小儿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型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小儿反复肺炎、小儿腺样体肥大、挑食厌食、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营养不良、慢性腹泻、慢性腹痛、腹胀、呕吐、肠系膜淋巴结炎等脾胃虚弱或脾胃受损的患儿。

7、内科:体虚易感冒、虚寒头痛、手脚冰凉、畏寒、免疫力低下人群。

7月11日就已经入伏了,去年没有赶上的朋友们,今年抓紧时间,穴位贴已备足,

年冬病夏治三伏贴”贴敷时间:

初伏年7月11日—年7月20日

中伏年7月21日—年8月9日

末伏年8月10日—年8月19日

伏后加强年8月20日—年8月29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