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刷爆朋友圈的神曲《感觉身体被掏空》,更多是在指精神层面的“掏空”,含有玩笑的成分。然而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身体被掏空”,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腹泻。
腹泻也就是我们说的拉肚子,指原来排便习惯的改变,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含有脓血粘液。急性腹泻起病急骤,每天排便可达10次以上,粪便量多而稀薄,排便时常伴腹鸣、肠绞痛或里急后重。感染是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一般正常人每天排便1次,但也有的健康人1天要排便1次以上或者3~4日才排便一次。
导致腹泻的原因
…
腹泻分为急性跟慢性
当然原因也是不同的
急性腹泻寄生虫感染:贾第鞭毛虫、溶组织阿米巴、隐孢子虫。
细菌感染:沙门菌、空肠弯曲菌、志贺菌、大肠埃希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药物:缓泻剂、含镁抗酸剂、咖啡因、抗肿瘤药、许多抗生素、秋水仙碱、奎宁/奎尼丁、前列腺素类似物、保健产品的辅料(如乳糖)。
慢性腹泻功能性: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碳水化合物不耐受。
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内分泌肿瘤:血管活性肠肽瘤,胃癌,类癌,肥大细胞增多症,甲状腺髓样癌。
为什么一泻千里、停不下来?急性腹泻可以明显分为两大类型的综合征,即痢疾样腹泻和水泻。痢疾样的特点是粘膜有破坏,频频排出脓血样大便,常有腹痛和里急后重感;水泻则是粘膜无破坏,排出大量水样便,粪便中不含红细胞和脓细胞,不伴有腹痛和里急后重。
这两个临床综合征的发生取决于致病因子的性质,如果致病因子能侵犯和破坏肠粘膜,则形成痢疾样腹泻,如痢疾杆菌所引起的细菌性痢疾;如果致病因子不损伤肠粘膜,则引起水泻,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食物中毒,由于该菌产生的肠毒素能促进肠液的分泌,而肠粘膜本身无破坏,所以引起水样泻。
过量摄入某些食物,会导致渗透性腹泻1、咖啡因:咖啡、茶、可乐、非处方头痛药。
2、果糖(超过肠道吸收能力时):苹果汁、梨汁、葡萄汁、蜂蜜、坚果、无花果、软饮料(尤其含果汁的)、梅干。
3、己糖醇,山梨醇和甘露醇:无糖口香糖、薄荷、甜樱桃、梅干、牛奶、冰激凌、冰冻酸乳酪、酸奶、乳酪。
4、镁:含镁的抗酸剂。
腹泻如何急救(划重点)急性腹泻的治疗原则是:既针对病因,又要缓解临床症状。急性腹泻中有些起病急、发病快、进展迅速而凶险,如不能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紧急处理手段包括大量补液、补充电解质、给予足量的抗生素等,如果考虑到传染可能,应尽早隔离治疗,切断传染源。
1、一旦出现腹泻、呕吐,医院,以便得到正确的治疗和处理。
2、及时口服补液盐,发生腹泻后人体损失最多的主要是身体里的液体和电解质。人体一旦脱水,很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这就是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如果腹泻后想喝水,就要喝点补液盐。
3、发生腹泻也要继续进食。有人觉得既然已经拉肚子,就要再减轻些肠道负担,所以腹泻后采用饥饿疗法。最新的研究证明,这种方法并不科学,原因是腹泻导致身体营养损失,所以即使腹泻也要进行营养补充,可以吃一些稀、软、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羹、麦片粥、米粥、面条等)。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在线咨询
安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安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