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腹泻病是各个猪场中常常遇见的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在猪的常见疾病中,腹泻类疾病约占三分之一,在我国好多地区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疫苗不合理免疫、饲养管理不善等因素致使此病防治的困难,特别是细菌耐药性的增加给养殖业及人类公共卫生带来严重的危害。猪腹泻病可以在不同日龄阶段的猪群中产生,但常常发生于仔猪的3个日龄段:出身后1~4日龄、7~14日龄及刚断奶后仔猪。常见的腹泻的类型及防控要点以下:
1、仔猪黄痢病原:致病性大肠杆菌
诊断:多见于5日龄以内仔猪,突然腹泻,较少呕吐,黄色水样稀便,常混有气泡并腥臭,胃内常有凝乳块,从小肠中可以分离出致病菌,可用血清学方法来鉴定分型。
2、仔猪白痢病原:致病性大肠杆菌
诊断:多见于7~30日龄以内仔猪病发,突然腹泻,较少呕吐,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浆糊样稀便,腥臭。小肠中可以分离出致病菌,可用血清学方法来鉴定分型。
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控:首先:产房定期消毒,母猪产后将母猪乳头擦拭干净,使用长沙绿叶的环境微生态改进剂-护舍安喷撒在产床及小猪的保温箱,同时,在母猪阴户及乳房涂抹,减少有害微生物的滋生,增进有益菌的繁殖。其次,对产生黄白痢的猪,使用黄白痢专用保健产品-护仔安,5克/次用水拌成绿豆大小,抹在小猪的牙根或上颚处,第一天两次,第二天一次,极少数未康复的第三天再用一次。护仔安能有效保护肠壁绒毛,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增进黄白痢仔猪及患肠道疾病猪群的康复。
3、仔猪红痢
病原:C型产气荚膜梭菌为主
诊断:1~3日龄多发,偶有呕吐,红色或红褐色稀便,其空肠呈暗红色,肠腔内为红色内容物,为出血性坏死。
防控:预防是减少本病的主要措施,平时搞好猪舍及周围卫生,加强饲养管理。若病发,可以选择对厌氧菌敏感抗生夙来医治,如红霉素、青霉素等。
4、仔猪副伤寒病原:伤寒沙门氏菌、霍乱沙门氏菌
诊断:多发于1~4月龄仔猪,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阴雨湿润及断奶时易发。常常先便秘后腹泻,耳朵、腹部及四肢常常紫绀,慢性型腹泻反反复复,剖检可见盲肠、结肠黏膜有糠糊样坏死。
防控:搞好环境卫生,做好免疫接种,可以选择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或灭活疫苗来预防,接种效果不错。若猪场产生此类疾病,可以选择氟苯尼考作为首选药,也可以用庆大霉素和新霉素来医治。
5、流行性腹泻病原: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诊断:呕吐、腹泻、脱水,病变部位多数集中在小肠,内容物多为黄色稀便,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肠绒毛萎缩,临床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极其类似,确诊需要实验室诊断,如PCR检测、胶体金检测。
防控:用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三联灭活疫苗对母猪进行免疫接种可以起到有效预防。仔猪一旦产生此病,医治价值比较低,略微大点的猪主要是对症医治采取支持疗法,可以使用抗生夙来预防继发感染,饮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注射抗病毒类药物如黄芪多糖等,或日粮中添加0.25%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奥得曼A,显著提高机体溶菌酶水平,预防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对病猪的免疫器官进行免疫修复,加速病猪的康复进程。
6、传染性胃肠炎病原: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诊断:呕吐、腹泻、脱水,随猪龄不同,症状也不尽相同,临床症状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感染极其类似,其病变常常集中在胃肠,胃黏膜常见充血,肠内充满黄色乃至灰色绿色稀便,哺乳仔猪胃内常常充满凝乳块。确诊需要实验室诊断,如PCR检测、免疫荧光检测、胶体金检测。
防控:同猪流行性腹泻。
7、猪轮状病毒病原:猪轮状病毒
诊断:剖检病变主要在消化道,其内容物为液状,常常呈灰黄色或灰黑色,肠绒毛萎缩,小肠有不同程度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确诊需要实验室诊断,如PCR检测、免疫荧光检测、胶体金检测
防控:同猪流行性腹泻。
为您的养猪事业保驾护航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亲爱的养殖朋友们,您的延续
什么原因会得白癜风北京白斑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