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不寐
调调脏腑
天津/贾佩琰
关于失眠症,中医称之为“不寐”,即阳不入阴。或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致使阳热内盛,虽入夜而不能入于阴中;或思虑过度、营养失调、阴血化生不足或暗耗于内,致使阴不制阳,虽入夜,而阳盛内扰,不能安合。
中医认为,人体脏腑器官是相互影响的一个有机整体。人的神归心,魄归肺,魂归肝,意归脾,志归肾,凡五脏受扰,皆能使寐卧不安。由于中老年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气虚血少,势必引起全身各脏腑的气血失和,导致睡眠质量差。
现代医学证实,中老年人长期不寐则易诱发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中风等疾病。
来回翻身难入睡调调胃
《素问?逆调论》云:“胃不和则卧不安。”中医认为,胃气失和会失眠,也有一部分老年人失眠,由慢性疾病,如神经衰弱、贫血、消化不良等引起,这是病态的反映。还有一部分人由于过食生冷、肥甘、辛辣,以及暴食暴饮、饮食不规律而造成食积停滞,致使胃气失和而致失眠。一般表现为夜间辗转反侧,甚至彻夜不眠,同时伴有腹胀、腹泻、吐酸等明显不适。若长期不愈,还会引发胃肠炎、慢性腹泻、慢性胃肠炎、胃溃疡等疾病。此类失眠的中老年人需从调理胃腑入手,使胃的气血、阴阳调和而达到安神之目的。
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饮食上引起的消化不良,或造成脾胃食积停滞,可常食用些山楂、萝卜、麦芽、熟莲藕、扁豆、木瓜等健胃消食蔬菜与水果等食物。可用生白萝卜洗净榨汁饮用或凉拌食用,也可熟食或煮汤食用,具有下气、宽中、健胃消食、顺气化痰等功效。另外,中老年人一日三餐应以温软、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做到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晚餐宜少,不可过晚,宜申酉时(下午3点到7点之间)吃,睡前三四小时尽量不进食,有利于胃的消化;还应避免过度劳累,且禁烟戒酒,减少对胃黏膜的不良刺激。
多梦易醒清清心
心属火,位于胸中,为阳中之太阳,主身之血脉,为君主之官而主神明,是生命的主宰;而心不受邪,受邪则危。心为火脏,火与心同气相感,如若心火旺盛,可导致心火内炽,出现心悸、急躁、胸中烦热,而心神受到扰动,则神失内守,可现各种睡眠障碍。一般表现为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入睡,还伴有心神不宁、口干舌燥、小便短赤等症状。治疗此类失眠的关键是调理心的气血阴阳,以祛心火、养心安神以消除失眠症状。
措施:
常食红色食品,有养心护心和改善睡眠的作用,如西红柿、红小豆、红枣、草莓、樱桃等。有心火者,宜食莲子,有养心养神、健脾开胃之功;莲子心清心除烦,治心火亢盛、烦躁不安之证,每日用莲子心3克,泡茶饮用。也可取丹参、白芍各15克,辰砂1克,酸枣仁、远志各9克,夜交藤15克,黄连6克,共为细末,贮存备用。适量取本散10~15克,用鸡蛋清调匀,敷于肚脐中,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有清心火、养血安神之作用。
烦躁难眠顺顺肝
中医认为,肝脏通过“藏血”的生理功能,调节各脏腑血的流量来控制睡眠;肝主疏泄,如肝的疏泄失常,导致情志异常,使心神不安;肝郁日久化火,可内扰心神,使人难以入睡。肝的功能失调引起的失眠,则表现为肝火上炎、烦躁易怒、心烦不安,同时伴有口燥咽干、头痛目赤、眩晕耳鸣等,甚则饮食厌食油腻。如长时间肝阳上亢,可耗气伤血,而诱发高血压、动脉硬化、中风等。
措施:
中老年人在饮食上应不吃油腻、油炸、熏烤之厚味食品。常食些橘子、茴香、莲藕、萝卜、佛手、荔枝等疏肝理气之果蔬。也可用茉莉花6克,玫瑰花6克,薄荷3克,蜂蜜或冰糖适量,冲泡当茶饮用,每日1剂。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如若肝气太旺,可按摩脚上的太冲穴,又称消气穴(系肝经之俞穴,亦是原穴)。在足大趾与二趾间凹陷处,行间后一寸五分骨缝中,轻轻擦一点点医用凡士林,用左手大拇指肚按压右脚太冲穴,向下推动,20~30次;再用右手大拇指肚按压左脚太冲穴20~30次即可,有疏肝理气之作用。
时睡时醒降降肺
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通过呼吸,吸入氧气,呼出浊气;肺位胸中,清气入血,须下行周身,疏布肢节,以促进新陈代谢,这是由肺脏之宣发、肃降的功能来完成。若肺失主气之能,可出现呼吸障碍,而发生咳嗽气喘,睡眠时则易醒不能安睡。人到老年,肺脏呼吸功能减退,稍遇外界刺激即会咳嗽、痰多、憋气,常感气不足而用力吸气,则出现呼吸急而短促、张口呼吸等,必然会因气息不畅而难以入睡,或睡着后因呼吸憋醒。治疗这种失眠只有先清肃肺道、化痰清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措施:
取核桃仁、黑芝麻各克,炒熟,研为细面与沉香粉10克,盐少许调匀。核桃仁补肾益肺;黑芝麻补血润肠,强壮身体;沉香温肾纳气、化痰平喘,佐以食盐味咸入肾,共起到增加呼吸深度之作用。可于每天17~19时肾经气血最为旺盛的时辰服用7克。禁烟酒,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痰多者可适当吃些木耳、银耳、萝卜、鲜百合、橘子、蜂蜜等化痰、顺气、养肺、润肺、养肺阴的食物。
夜尿多睡不好补补肾
中医认为,肾主水,人体水液的代谢与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密切相关。但肾为水脏,主津液,是调节水液代谢的主要脏器,其调节功能赖肾阴肾阳的相互作用,以维持肾关的正常开合,使水液能排泄入膀胱。如阴阳偏盛,关门不利,开合失常,则发生小便异常,量少或多等。肾司二便,肾阳主开,肾阴主合,阴阳开合协调,则排尿正常。中老年人若肾阳虚弱,命门火衰,肾气不能固摄,反而小便清长量多。中老年男性一般从50岁左右开始到70岁,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可达75%,80岁达90%。临床表现为排尿费力、尿线细、排尿时间延长、尿潴留及充溢性尿失禁,刺激症状有尿频、尿急,尤其是夜尿多,每晚4~9次,从而影响正常睡眠。
措施:
中老年人前列腺增生,要改善饮食结构,减少高胆固醇类食物的摄入,忌辛辣刺激食品,戒烟酒,防止受凉,不可忍尿不排。此外,一旦出现排尿异常,应尽早就医。在饮食上,常食些核桃、黑芝麻、韭菜、茴香、山药、海参、栗子、羊肉等补肾阳的食物。可做收腹提肛保健操,患者随自已的呼吸做肛门的收缩练习,吸气时收小腹缩肛门,呼气时放松,连续做30~50次,每日做2次,长期坚持,必收到良好效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主办
中医药知识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摘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贾佩琰
本文编辑:秀泷
投稿邮箱:jtz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