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pf/a_5941789.html

米面炒着吃

腹泻严重时,可当天禁食并适当禁水,但必须急诊静脉输液或在医生指导下用淡盐水、补液盐调整身体电解质,以免发生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如果腹泻减缓或较轻,但经常有明显肠鸣音或稀便,在医生确诊后可食用米粉、藕粉、稀玉米面粥、无油鸡汤、米汤。

腹泻得到控制后,可食用炒米粥、炒面糊,健脾养胃,用于急慢性腹泻辅助食疗,还可酌情按∶1的比例添加低钠盐,以维持电解质平衡。制作也很简单,大米或面在热锅中小火炒至黄色。炒面糊是凉水放面搅拌均匀,水开后小火熬制10分钟。炒米粥是水开后放入炒米,然后以小火熬制30分钟,都是呈黏稠粥状即可食用。

白扁豆煮服

白扁豆甘而微温,归脾、胃经,对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暑湿吐泻等有缓解作用。

菜市场里生的白扁豆跟药店里的其实有同样的作用,只不过作为中药材,为了保持它的药效,会多一个炒制的步骤。所以,制作这个验方建议直接从药店购买药用的白扁豆,每次取出30克,碾碎后,加入清水,煎煮30分钟,直至扁豆烂熟,加上红糖、食盐适量,幼儿每天饮用3~4次,每次一小碗的量即可。一般来说,饮用后第一天腹泻次数减少,第二天粪便变稠,第三天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此方尤其适用于3~5岁儿童感受寒湿所导致的腹泻。不过,其他胃肠受凉之后的腹泻,也可应用。

粥茶都喝点

秋季的寒凉腹泻,当然要用热的食物来对付,比如煮点姜茶或者喝点糯米粥,都可以。

姜属热性,煮姜茶喝,暖脾和止泻比较有效,还可再加点红糖,喝完就会感觉浑身都暖暖的,很舒服。虽然中医讲“秋不食姜”,但如果是寒凉腹泻,也是可以作为“治病”食用的,不过腹泻好了,秋季不要食用过多姜为好。如果不愿意煮姜茶,可以喝红茶,性温,如果没有红茶,普洱茶、乌龙茶也可以,但是需要注意,寒凉腹泻不要喝性凉的绿茶,除了不能止泻,甚至可能还会加重腹泻症状。

如果能煮糯米大枣粥更好,或者再加些薏仁米,都有止泻作用。总之就是要吃热的,这个季节别贪凉。

——详细内容请见9月15日健康之友报第四版《秋季吃点“泻立停”》

泛酸是指胃里面的东西经食管反流到口咽部,口腔感觉到有酸性物质,它与十二指肠内容物经胃、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出现苦味一起被统称为泛酸。引起泛酸的原因很多,大多是胃酸过多引起。当胃酸分泌太多时就会产生泛酸、烧心的症状。除此之外,暴饮暴食后、心情忧虑、情绪紧张、过度疲劳时也会引起泛酸。

泛酸是许多中老年人常见的症状,饭后出现泛酸、打嗝的现象,我们可以按揉巨阙穴来缓解。如果是因为消化不良引起泛酸的话,在按揉巨阙穴的同时,加按上脘穴才有效果。

巨阙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上腹部的位置,肚脐上面6寸处。这个“寸”在中医里有特定衡量的方法,除大拇指以外,其他四指并拢伸直的宽度约为3寸,从肚脐的位置开始,垂直向上量取两次,即可找到巨阙穴。方法:揉按巨阙穴时,将大拇指屈起,以指骨角揉按穴位。每天早、中、晚饭后各揉按一次,每次15分钟,长期坚持,可有效缓解饭后泛酸、打嗝等症状。

如果是因为消化不良引起腹胀、泛酸,按揉巨阙穴时还可以搭配按揉上脘穴。上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按揉时可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按揉3分钟即可。上脘指胃脘上口贲门部,在中医学里属于任脉与胃经、小肠经的交汇穴,经常刺激这个穴位可和胃降逆、化痰宁神,而现代研究发现,刺激这个穴位可促进肠道蠕动,对反胃、呕吐、腹胀腹痛、胃炎、膈肌痉挛等都有疗效。

——详细内容请见9月15日健康之友报第五版《饭后泛酸揉按巨阙穴》

如今,饭桌上人人都抱着个手机看,尤其是学生、年轻人,这个现代社会里很常见的场景,却藏着很多并不被大家所熟知的健康问题。

别看你手机表面看起来干干净净,然而细菌之多令人震惊。手机每平方厘米竟有12万个细菌,一部5.7寸的大屏手机,屏幕面积是90平方厘米,也就是说仅屏幕面就生活着万个细菌,这远远超过一个卫生间马桶坐垫上的细菌数量!甚至还有致病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吃饭时看手机,注意力会分散,本来一顿饭20分钟就可以解决掉,可是看一个视频也许就得4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注意力全部转移到了手机上,饥饱很难掌握。长此以往,摄入的能量高于消耗的能量,肥胖就会跟着来啦!

吃饭看手机很易引起肥胖不说,还会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伤肠胃没商量。在吃饭时血液原本是供给消化器官的,玩手机既用脑又用眼,血液会把大部分血液供给脑部和双眼,而使得消化器官供血量降低,影响消化液分泌和胃肠蠕动,进而会妨碍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长期如此,会造成胃肠功能衰退,甚至引发慢性消化道疾病。

 因此,不妨从今天开始,吃饭时,放下手中的手机,享受健康和温情。

——详细内容请见9月15日健康之友报第七版《吃饭,请放下手机!》

更多内容请参阅年9月15日出版的《健康之友》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