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自然的反应特别敏感,天气一变化,身体就容易出现问题,感冒发烧如同家常便饭。可每每看着宝贝烧得发红的小脸,当爸当妈的心里甭提有多心疼,恨不得替宝宝受这份罪。那孩子发烧了,家长们到底该如何应对才最科学呢?
发烧不是病,只是一种症状家长需要知道的是,发热是机体免疫系统为了抵御感染而产生的一种免疫保护性反应,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研究证明,身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在发热时要比体温正常时强——新陈代谢会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吞噬细胞活性增强。这些增强的免疫功能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患者恢复。
所以过早地用药物强行降温,反而会抑制身体的自然防御能力,使病程延长;而且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发热的热度、热程、热型各有不同,发烧可反映病情变化,也是我们医生诊断疾病、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自行用药后可能会因为“退烧了”而掩盖症状,造成原发病的诊断困难,延误治疗。
除了喝水、物理降温,家长还能做什么?1.量体温,如果温度不超过38.5℃,先不用处理,多给孩子喝水。
2.观察精神和脸色,如果孩子发烧时,精神很好,能吃能玩,脸色不差,可以暂时不用退烧药物,先选择物理降温。
3.给孩子喂葡萄糖水,少量多次地给孩子喝,可以补充能量、利尿,和输液作用类似。
4.准备一支开塞露,如果孩子发热期间没有大便,即使吃得很清淡,也建议家长给孩子用一次,让孩子排出体内积存的食物残渣,利于退热。
5.不要给孩子吃油腻的食物,以清淡为主,如果是小婴儿,不饿不要硬喂,暂时停掉鸡蛋等不容易消化的辅食。
退烧药,啥时候吃最合适?一般来说,临床上通常建议以38.5℃为界限,高于这个度数就吃退烧药吧。发烧会让孩子神经兴奋性增高(烦躁、哭闹),6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到3岁的阶段,有发生热性惊厥的可能。当孩子烧到42℃以上,会导致神经系统损害。
此外,如果是身体极度衰弱或患有严重肺炎、心血管疾病的儿童,会因发热增加氧耗量和心脏输出量而受到损害。
我的一点临床经验,仅供参考。如果孩子年龄小于3岁,虽然体温只有38℃,但是精神较差,这时要立即去门诊就诊;如果孩子是3-6岁这个年龄段,容易发生高热惊厥,要密切观察,积极使用退热药。如果孩子年龄大于6岁,精神状态很好,即使体温超过了39℃,也可以暂时不用退烧药,先观察一下,如果喝水等物理降温效果不好,超过半小时再吃药也可以。其实,很多时候,发热高低和病情严重程度不一定对等,具体问题还要灵活应对。家长拿不准的医院就诊化验。
要想好得快,必须用对药1.对症用药。治感冒没有特效药,理论上说,即使不吃药,一周左右也能好。但是孩子和大人不一样,简单的感冒可能会合并全身不适,所以吃药的目的是以解决这些合并的症状为主,比如呕吐时可用止吐药,消化不良时可用促进消化的药,咳嗽时用止咳药等。
2.不要同时吃太多药。针对孩子最严重的症状选两三种药就行了,不要什么药都用。有的家长想让孩子所有症状都消失,居然让孩子同时吃五六种药物,吃这么多药做反而会增加孩子肠胃的负担,让病情加重。
3.选最安全的退烧药。含有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选一种就行,不要同时使用。
4.找出发烧的原因。退烧药只能缓解症状,还是要咨询专业医生找出孩子发热的原因。
除了量体温,家长还需观察这5点孩子发烧时,家长除了量孩子体温以外,还需要观察以下情况:
1.看孩子的身上有没有皮疹或其他异常表现。
2.孩子有没有腹泻?是发烧前出现还是发烧后出现的?大便性状是什么样的?
3.看孩子的尿液有没有异常的颜色。
4.用手电筒看孩子的口腔黏膜有没有红点或其他异常,嗓子有没有化脓,舌苔是否厚重,嘴里有无异味。
5.如果有流感发生,家长还应该了解一下孩子周围有没有人感染流感。
出现这6种情况,医院!如果家长能初步确定孩子的发烧是感冒引起的,症状不重,孩子能吃能玩,医院。不过出现以下情况,医院了:
1.发烧的同时有严重呕吐,不能进食。
2.发烧时,精神很差,面色不好。
3.发烧时有严重的腹泻(医院的同时也医院)。
4.小于2岁的孩子,发烧1天以上(高热不退)。
5.大孩子发烧超过39.5℃,口服退烧药后,医院。
6.孩子从小没有生过病,第一次生病发烧的时候。
总而言之,如果孩子除了发烧还合并其他症状(如起红点,呕吐等),医院的。2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在家里长时间观察;大孩子出现感冒发热,最多在家吃药观察两天,如果孩子仍然高热精神差,医院。
医院不要慌,按着步骤来检查首先要化验血常规,如果血常规正常,不要主动要求给孩子打吊针,如果孩子有腹泻,还要化验粪常规。
如果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稍微高于正常,孩子能吃进去药,可以暂时吃药观察。
如果白细胞非常高,合并严重的感染,还是要听医生的建议尽早输液治疗,控制急性感染(一般不超过三天),退烧后也得坚持吃药(一般建议吃一周左右),然后复查血常规。
小儿发热只是疾病的一种表现,没发烧不一定没有病,烧退了也不等于疾病已经痊愈。只有明确诊断,治好原发病才是恢复健康的关键。而且,任何疾病恢复都有个过程,家长不要过于急躁,一定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病情并认真护理,并及时地和医生沟通。
专家名片刘海燕,西安交通大医院小儿内科,主治医师。擅长: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儿童抽动症等。可网上咨询、电话咨询
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问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