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reneJin(药物临床研发/医学咨询)
作者
周志诚(研究员、医院临床实验项目负责人)
排版
良胤
校对
忽亚丽
爱好篮球的10岁男孩小石头(化名)最近走起路来左腿一瘸一瘸的,爸爸以为是打球受伤了,仔细一问才知道他最近夜里经常因腿痛而疼醒。去医院检查,医生发现他的左侧臀部周围和大腿根部压上去有明显疼痛,周围还有肿胀,且测量体温为37.9度,于是医生开了核磁共振进行检查。结果出来时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小石头左侧髋骨有明显的溶骨性破坏,连周围软组织也有一大团阴影……
一岁的二胖,出生第二天时脸上、身上长出一块块红疹,还伴有腹泻,家人开始以为是母乳过敏,没太在意。不料一个月后皮疹越来越多,还伴有发烧。入院后检查发现孩子不但有肺炎,而且有贫血、肝脾肿大……
令人惊讶的是,这两个孩子虽然症状看上去互不相干,所患的却是同一种病。
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中文全称叫做“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英文缩写LCH)。由于它的全名实在太像绕口令,因此后面我们会按照病友们常用的简称,把它称为“朗格罕”。
01
朗格罕究竟是个啥?
朗格罕其实是种全身性的疾病,是因为有一种叫“朗格汉斯细胞”的免疫细胞变得不听话,在身体某个部位聚集且常常四处游走,侵犯和损伤其他组织器官,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无法正常运转而发病。
但这种病在分类上不属于癌症——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朗格罕是一种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疾病,确切病因还不甚明了。医学界有的认为它跟病毒感染有关,也有研究认为它与肿瘤关系密切。
这种罕见病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不过最常见是1-3岁的小儿。15岁以下的儿童中每年发病率为每万人中2~10例。
正常朗格汉斯细胞长得像左图的可爱宝宝,平时待在皮肤和黏膜中。有细菌侵犯时就会伸出触角去捕捉吞噬,是抵抗外来入侵者的门卫。当朗格汉斯细胞繁殖失去控制时,就像右图这些深色小章鱼,变得又大又多,而且还占领其他组织器官,引起发病。
02
朗格罕有些啥症状?
朗格罕是个被公认的“狡猾的疾病”。因为它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所以可能有多种症状,伪装成几种互不相关的疾病。这些症状和疾病可能是头皮肿块、骨骼痛,也可能是皮疹、咳嗽、发烧、腹泻,或者口渴、多尿、动作不协调,等等。初次就诊最多见的诊断是骨肿瘤、肺炎、湿疹、贫血、胃肠炎等。
就拿开头的小石头来说,处于生长期的少年,腿痛被误认为是生长痛,即使做了核磁共振发现有骨质破坏,首先想到的也只是骨肿瘤。而对于二胖来说,医院,经历了母乳过敏、湿疹、肺炎、血液病等诊断,最后才通过组织活检查出了朗格罕。
既然朗格罕有那么高的误诊率,连医生都不大可能第一时间作出诊断,家长有没有可能尽早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一般来说,在朗格罕中,骨骼损害最多见,十个患者中有八个会出现骨头痛;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有皮疹或脑垂体病变(口渴多尿),其他如肝脾、淋巴结肿大发生在十分之一的患者中。
所以,如果孩子有上面这些症状,经过一段时间正规治疗没有好转、尤其是有几种看似互不相干的症状同时或陆续出现,家长就应该警惕了,尽早带孩子去做全面检查。
图片来源:Pexels
03
朗格罕是不是都在身体多个部位发病呢?
并不是。朗格罕多数只存在于单一系统。也就是说增生的组织细胞比较守规矩,行动范围只限于一个器官,比如说骨骼。如果游走范围超出界限,进入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叫做多个系统发病,比如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
04
朗格罕的预后怎么样?
朗格罕有高风险和低风险之分。
低风险朗格罕的特点是,即便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仍然良好。这些器官包括皮肤、骨骼、肺、淋巴结、消化道、脑垂体、甲状腺、胸腺和中枢神经系统。
当朗格罕侵犯到高风险器官时,除了进展快、易复发,治疗效果也差。注意了!肝脏、脾脏和造血系统(骨髓)都是高风险器官,这些部位一旦被朗格罕细胞侵占,死亡风险大大增加,尤其是婴幼儿。
05
既然症状这么不典型且易误诊,
那么医生是怎样确诊朗格罕的呢?
诊断朗格罕主要有两大步骤:1.影像学检查,2.病理学检查
(1)影像学检查:一般来说,医生如果遇到有不能解释的骨骼痛、包块、皮疹、肺炎等多样表现的患儿,且高度怀疑是朗格罕时,首先会做CT、核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超声或骨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来了解病变特点和范围。如怀疑有尿崩症,需要进行禁水试验;如有血细胞减少,需要进行骨髓穿刺和活检。如果有腹泻等,必要时要进行胃镜肠镜检查。一旦影像学怀疑是朗格罕,下一步就需要病理活检确立诊断。
(2)病理学检查:对朗格罕最简单有效的确诊方法是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在组织病理检查中,医生会对皮疹或者肿大的淋巴结、牙肉、肿块等怀疑有病变的部位取下一小块送去做病理活检。同时医生还会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病理组织里的细胞进行染色标记。如果发现S-、CD1a、CD68、CD等阳性,或者电子显微镜发现Birbeck颗粒,基本可以确认是朗格罕。
图中黄色区域里面深紫颗粒状的就是罪魁祸首–失常的朗格汉斯细胞(活检免疫组织化学图片)
诊断确立了,那么小患者们该如何战胜这一疾病?家长又该如何将自己武装起来,与孩子一起坚持而重获新生?医生又是如何施展浑身解数,将孩子的危险逐一化解?请跟随我们的下一篇科普,一起揭开谜底!
参考文献:
向日葵儿童网站抗癌百科: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PET/CT显像诊断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吴瑞敏陈义加裴之俊。医学影像学杂志,26(11)
PET/CT诊断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一例。孙龙江茂情吴华。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33(4)
以肺部受累为主要表现的儿童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一例并相关文献复习。程琪尚云晓。国际儿科学杂志,44(12)
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3例并文献复习。杨芳王晓莉福建医药杂志,40(5)
以慢性腹泻为首发表现的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2例报告。王瑞锋,李小芹,周方。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年02期
Badalian-VeryG,VergilioJA,DegarBA,Rodriguez-GalindoC,RollinsBJ(January)."RecentadvancesintheunderstandingofLangerhanscellhistiocytosis".Br.J.Haematol.(2):–72.
例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分析。王涛,苏蓓蓓,韩大伟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39(2):-.
SatterEK,HighWA.Langerhanscellhistiocytosis:areviewofthecurr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