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也就是拉肚子,是指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多于正常,粪质稀薄,水分增多,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又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大多系感染引起;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发病原因更为复杂,可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所致。
急性腹泻
感染
包括病毒(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等病毒)、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或寄生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梨形鞭毛虫)引起的肠道感染。
中毒
食物中毒如进食未煮熟的扁豆、毒蕈中毒、河豚中毒,重金属中毒,农药中毒等。
药物
泻药、胆碱能药物、洋地黄类药物等。
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病因比急性的更复杂,肠黏膜本身病变、小肠内细菌繁殖过多、肠道运输功能缺陷、消化能力不足、肠运动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疾病和肠道外肿瘤均有可能导致慢性腹泻的发生。可引起慢性腹泻的疾病包括。
肠道感染性疾病
包括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细菌性疾病、肠结核、梨形鞭毛虫病、血吸虫病、肠道念珠菌病。
肠道非感染性炎症
包括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肠炎、缺血性结肠炎、憩室炎、尿毒症性肠炎。
肿瘤
大肠癌、结肠腺瘤病(息肉)、小肠恶性淋巴瘤、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瘤、胃泌素瘤、类癌、肠血管活性肠肽瘤等。
小肠吸收不良
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腹泻具体症状:
1、腹泻最先出现的症状是腹部疼痛,包括上腹部(胃)、脐周和下腹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绞痛,下腹疼痛时常伴有便意;
2、可能会伴有恶心、呕吐未消化的食物等症状;
3、有些人会伴有体温升高;
4、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甚至是稀水便;
5、总是有便意,排便后腹痛会缓解。
6、如果腹泻次数过多,会有头晕、心慌、四肢乏力等症状出现。而随着失水,大量电解质丢失,血液中钾离子浓度过低,可能会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
如何预防
1、注意饮食
日常生活中要以调节饮食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吃油炸以及上火的食物。并且要多喝水,拒绝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
2、调节好情绪
调节情绪,压力过大,过去紧张或是压抑很容易就造成内分泌失调,不利于身体健康。
3、加强锻炼
缺乏必要的锻炼,每天完全没有活动量,就导致吃下去的食物完全不能消化。
4、规律生活
规律的生活不但要休息好,按时睡觉起床,也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沈桂珍副主任中医师医师简介:医院儿科副主任,从事中医儿科门诊工作30余年,早年师从儿科名医刘鹏年。
擅长治疗:运用中医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厌食、腹痛等肠胃道疾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慢性咳嗽、支气管炎、急慢性腹泻等疾病。
南塘门诊坐诊时间:每周六上午
(⊙版权声明:部分文字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国医堂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