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季,妈妈们总会担心宝宝腹泻。孩子感冒后,常常出现拉肚子,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达十几次,反反复复难以治愈,宝宝受苦,妈妈心痛,那么到底该怎样预防和治疗呢?骏伯家政小编来给大家支支招!秋季腹泻的特点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在很多缺医药的贫穷地区,不用药物治疗,只是靠口服补液,绝大多数的患儿也能痊愈。问题在于当严重呕吐腹泻时,如果补液不及时,很快出现脱水,其后果就比较严重。腹泻是因为胃肠道功能不好,跟肠道菌群失衡有关,建议食用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促进营养吸收.流行季节
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易感人群
6个月~3岁的婴幼儿,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母乳喂养的小婴儿,更少得秋季腹泻。3岁以上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即使患病,病情也会轻很多,病程短。成人也会感染秋季腹泻,但症状与儿童的症状相似,但病情轻,病程短,一般2~3天即可痊愈。主要特征
秋季腹泻的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烧,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病程有自限性,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症状表现:(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有腥臭味;(3)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饮食调理 1、炒米汤:将普通大米洗净,凉干,用大锅炒至金黄色,加水煮粥,给孩子喝粥水。也有止泻作用。2.葱头饮料:葱头水不太好喝,众所周知,葱头有杀菌,消炎作用。葱头饮料制法:把半个葱头切成小块,加毫升牛奶,略煮片刻,加适量蜂蜜。最好在睡前饮。3.姜蛋疗法:取50克生姜加水煮沸,放入鸭蛋2个,搅匀,再加白酒20毫升,盐少许,煎煮5分钟即可,吃蛋喝汤后盖被休息,对秋季感冒、腹泻的防治效果极佳。4.姜糖水:先用红糖加适量水,煮沸后加生姜,10分钟后趁热喝下,可暖胃。预防措施
(1)最好以母乳喂养。由于母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强婴幼儿胃肠道的免疫能力,母乳喂养的宝宝较少得秋季腹泻,即使得,病情也会轻很多。(2)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3)合理喂养、定时定量,循序渐进地添加辅食,切忌几种辅食一起添加。(4)少吃富有脂肪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B,改善胃肠功能。(5)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6)及早治疗的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微量元素缺乏、铅中毒等慢性疾病。(7)合理用药,不要滥用广谱抗生素,以避免肠道正常菌群的失调。经常口服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如妈咪爱、培菲康、合生元等,防止肠道正常菌群失调。(8)接种轮状病毒疫苗。6个月~3岁的宝宝,每年要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以预防轮状病毒腹泻(秋季腹泻)。在每年7~9月份,即秋季腹泻流行季节来临之前接种,每年一次。(9)调整饮食:腹泻患儿,大部分有双糖酶水闰的下降。此时,如果禁食,可以减轻腹泻但饥饿更加重营养不良。此时需要有一个饮食调整阶段,对大部分病儿,效果十分明显。饮食的配制,主要采用脱脂奶、米汤及糕干粉。(10)避免腹部着凉。不要让腹部着凉,腹部着凉很容易导致腹泻。晚上睡觉空调温度不宜过低,避免着凉。睡觉应该保持腹部温度,给腹部盖上被子,避免着凉导致腹泻。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