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拉肚子的原因
1、细菌感染
如果人们不小心食用了含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的食品,抑或是饮用了被细菌污染的水后就很有可能发生肠炎或菌痢,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和发热等症状。
2、病毒感染
人们往往由于饮食不卫生,吃进食物中感染了病毒,从而引起了病毒性腹泻。
感染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等病毒后都有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3、食物中毒
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很多,比如变质的食品、污染的水源和不洁的餐具。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气温高、湿度高,食物变质的速度往往比其他季节快。一旦食物中毒,患者会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4、饮食贪凉
很多人喜欢在夏天吃冷饮,但如果吃得太多、太急,那些肠胃功能原本不佳的人就可能会出现腹泻。
5、消化不良
饮食不规律、进食过多、吃不易消化的食物会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引起腹胀、腹泻、恶心、呕吐、返酸、烧心、打嗝等症状。
6、腹部着凉
夏天里天气炎热,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内,特别是开着空调睡觉时,非常容易使肚子受凉,这会导致肠胃的蠕动频率增加从而引起拉肚子。
夏秋季拉肚子吃什么食物?
1、稀释牛奶
牛奶用米汤稀释后,与胃酸相遇可形成柔软而疏松的酪蛋白凝块,易于消化。稀释后脂肪含量亦减少。加入米汤后使奶汁中含有三种糖,即牛奶中的乳糖,外加蔗糖和米汤中的淀粉,减轻了每一种糖的发酵性。
2、石榴皮汤
石榴皮所含根皮碱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绿脓杆菌及各种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石榴皮有明显的抑菌和收敛功能,能使肠黏膜收敛,分泌物减少,所以能有效地治疗腹泻、痢疾等症。秋季小儿腹泻多,有医生用石榴皮汤治疗不伴有脱水或仅有轻度脱水的病儿,临床效果很好。
3、炒米面
取小米面一碗,放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食用时将适量炒米面加开水调成糊状,用红糖调味,稍凉后服下,每日2~3次。炒米面具有吸附肠腔内腐败物质的作用,故有去毒止泻之功效。
4、鲜马齿苋粥
鲜马齿苋50g、粳米50g。将马齿苋洗净去根,切碎,与粳米同入砂锅,加水-ml煮成菜粥,早晚餐,温热顿服。治疗热泻。
5、白扁豆粥
新鲜白扁豆克或干扁豆50克,与粳米克同煮为粥,每日早晚温热食服。中医指出:“扁豆粥专补脾胃。”此粥味道香美,对慢性腹泻,食欲欠佳,消化不良的老年及儿童患者非常适合。注意煮粥时扁豆一定要烧至烂熟食用。
6、焦山楂麦芽饮
取山楂30克,炒麦芽30克,红糖15克。先用小火将山楂及麦芽炒至略焦,离火,加少许酒搅拌,再置火炉上炒至干,然后加毫升水,煎煮15分钟,去渣后加入红糖再熬至沸,待温后分几次服用。
7、陈年萝卜干
腹泻感染康复期的人群常常会感到无胃口,这是一种身体自我保护的机制,可以到市场购买陈年萝卜干煮水,有消食导滞的作用,可以缓解这一症状。
8、糯米固肠粥
取糯米30克,山药15克。先将糯米炒微黄,山药研成细末,然后把二者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熟后加胡椒面少许,白糖适量调服,每天2次。具有健脾暖胃,温中止泻之功效,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寒型腹泻。
9、番石榴叶
腹泻后可以选用10~15克番石榴叶来泡水喝,或煮水喝。番石榴叶是一种止泻药,对泻痢腹痛,食积腹胀有很好的疗效。番石榴叶比较清香,带点甘甜,服用时可加入少量的糖,对药性也不会产生影响。
10、藕粉
取藕粉适量,置水中溶解,1份藕粉加5份水,加红糖少许,文火煮成糊状,平均每日食2~3次。
11、焦米或米汤
焦米或米汤均含有少量热量,米炒焦后部分变成炭质,具有吸附作用,减少大便中的水分。
12、茯苓大枣粥
取茯苓粉30克,大枣15克,粳米30克。先将大枣去核切碎,放入锅中加水浸泡20分钟,然后把粳米、茯苓粉一起加入煮成粥,服时加适量白糖,每天2次。具有健脾补中,利湿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脾虚久泻者。
13、薏苡仁粥
薏苡仁50克晒干碾成细粉,与粳米75克同煮为粥食用。薏苡仁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多种氨基酸等,又能健脾利湿,老年慢性泄泻、舌苔厚腻者宜用。
14、酸牛奶
酸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块较小。吃酸牛奶后胃内容物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抑制细菌生长作用;还能促进钙的吸收。
15、脱脂牛奶
脱脂牛乳中脂肪含量约0.5---1.5%(全脂牛乳中含3.7%),可以减轻胃肠道对脂肪的消化能力。仅适宜短期治疗。
16益生菌
治颈肩腰腿痛到晋城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李军诊所,中西医结合穴位注射,牵引理疗,针灸拔罐,打针输液等主治: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骨关节病变,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新医疗法,花钱少,见效快,随治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