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又到了江老师讲三伏灸的时间,今天江老师给大家讲解腹泻病如何做三伏灸,腹泻病病位在肠,与脾关系最为密切,也与胃、肝、肾有关。各种外邪及内伤因素均可导致脾虚湿盛,肠道传化失常,清浊不分而发生泄泻,脾失健运是病机关键。急性泄泻以实证为多见,慢性泄泻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为多见。
实证的腹泻人群发病势急,病程短,泄泻次数多。我们会使用下面四个固定不变的穴位作为三伏灸的方剂。第一个穴位叫天枢,第二个穴位叫上巨虚,第三个穴位叫阴陵泉,第四个穴位叫水分。当然在急性腹泻中,配穴这四个穴位的原理是:天枢为大肠募穴,与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合用,调理肠腑而止泻;阴陵泉可健脾化湿;水分利小便而实大便。
我们还有进行分类:第一类人群是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腹痛肠鸣,身寒喜温,我们称为寒湿內盛型,可以加灸神阙穴,也就是肚脐眼。第二类人群是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黄褐臭秽,肛门灼热,我们称为肠腑湿热型,可以加灸足三里,曲池。这两个穴位。第三类人群是泻下恶臭,腹痛肠鸣,泻后痛减,喛腐吞酸,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我们称为食滞肠腑,应该加灸中脘这个穴位。如果拉出是脓血大便加灸曲池、三阴交、足三里。虚证的人群发病势缓,病程较长,便泻次数较少,呈间歇性发作。我们会使用下面四个固定不变的穴位作为三伏灸的方剂。第一个穴位叫神阙,第二个穴位叫天枢,第三个穴位叫足三里,第四个穴位叫公孙。当然在慢性腹泻中,配穴这四个穴位的原理是:灸神阙可温补元阳,固本止泻:天枢属胃经穴,又为大肠募穴,能调理肠胃气机:足三里、公孙能调理脾胃,健脾化湿止泻。我们还有进行分类:第一类人群是大便时秘时泻,迁延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便次增多,面黄神疲,我们称为脾气虚弱,可以加灸(贴)脾俞、太白两个穴位。第二类人群是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泻后则安,腹部喜暖,腰膝酸软,可以加灸(贴)肾俞、关元;第三类人群是泄泻肠鸣,腹痛攻窜,矢气频作,胸胁胀闷,喛气食少,每因情志因素而发作或加重,可以加灸肝俞,太冲两个穴位。还有一类人群久泻直肠下垂的情况,建议悬灸百会穴。好了,今天冬病夏治三伏灸的课堂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