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杭州小伙小苏(化名)从大学时代开始,熬夜就成了他的家常便饭,饮食也没规律,也是从那时起肠胃开始“出问题”。只是他没想到,这一出问题就是6年……
一吃东西就要跑厕所
有时一天5、6次!
6年来,小苏时常出现一吃东西就莫名其妙开始腹痛,肚脐周围持续5~6分钟的阵发性绞痛,还伴有糊状或清水样稀便,含少量粘液,无便血的腹泻,每天起码要跑2~3次厕所,有时一天最多要去5~6次。上完厕所肚子也就不痛了,但一吃东西就又开始新一轮的折腾……严重影响他的工作和生活。
医院的消化内科检查胃镜、结肠镜,检查结果均无“特殊异常”,也没有器质性疾病,属于典型的“肠易激综合征”。然而腹泻却日日来袭,小苏慢慢地开始害怕吃米饭,只吃些面条、面包、麦片果腹。
供图市一张颖颖小伙日渐消瘦脸色苍黄
罪魁祸首竟是“它”!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苏日渐消瘦,脸色苍黄,说话有气无力,眉毛也稀稀拉拉,人也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在好友的推荐下,他医院消化内科就医,接诊他的是朱元东主任医师。
“朱主任,我老是拉肚子,看了六年病,医生都说是肠功能不好,没有严重毛病,但吃了药也没效果,你看我还有办法医治么?”小苏非常焦急地询问。
“你别太担心,腹痛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种,我们先一起找到原因,再想对策!”朱主任耐心地安慰着小苏,建议他住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当小苏所有的检查结果出来后,朱主任立即召集科室医生展开细致的讨论。最终诊断小苏患了较为罕见的“麦胶性肠病”,就是俗称的“乳糜泻”。而起病原因竟然就是小苏经常进食的麦粉以及面条等相关食物!
内镜下十二指肠黏膜表现
经过1周的全无麦胶饮食方案(包括祛除可能含麦胶的调味品)治疗,困扰小苏6年的腹泻症状完全消失了。康复出院时他非常激动地对消化内科的医护人员说:“谢谢你们的精心治疗,我终于可以正常吃东西了!”
什么是“麦胶性肠病”?
据朱主任介绍,麦胶性肠病是一种由于摄入麦胶蛋白而引起的慢性小肠疾病,通常以多种营养物质吸收不良,小肠绒毛萎缩和去除饮食中麦胶蛋白后症状改善为特征。该病在北美、北欧及澳大利亚发病率较高,我国目前尚无明确流行病学资料。
麦胶性肠病的发病机制是遗传、环境、免疫和麦胶饮食相互作用的结果。患者对含麦胶的麦粉食物异常敏感,大麦、小麦、黑麦及燕麦中的麦胶(俗称面筋或者麸质)可被乙醇分解为麦素(即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其可能为本病的致病因素。麦胶蛋白是导致乳糜泻的主要抗原蛋白。
麦胶性肠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饮食治疗、对症及支持治疗缓解临床症状。朱主任说,此病的治疗并不复杂,更重要的是要找到病因。在小苏的诊治过程中,根据十二指肠黏膜表现,结合病理报告排除其他疾病,我们采用停食含麦胶饮食的试验性治疗方法后,小苏的症状迅速得到缓解。
朱主任最后提醒广大市民,夏季腹泻高发,要注意饮食清淡,合理作息,勿熬夜。一旦出现不明原因腹泻,医院就医,早查明原因早治疗。
供稿/医院
转载请注明“健康杭州”
众志成城防控疫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