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是夏季常见的疾病,孩子更是常见,对于孩子的拉肚子家长的态度一般分为两派,一边就是似乎只要孩子正常顺利排便就可以,没有注意孩子是否拉肚子;还有一类就是面对孩子吃一点东西就拉肚子的问题忧心忡忡的,害怕肠炎一类的疾病。其实对于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对的,今天就给大家分享正确的观念,可以让大家采取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小儿泄泻。

什么是泄泻?

指的是大便的“次数”、“量”以及大便的“含水量”的增加。具体的则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每天的排便次数,以及孩子的体质和家长的喂养方式去决定,因为每个孩子都会有所差别。

正常来说一天四次到三天一次都是正常的,我们去和平时做比较,如果排便次数增加,或含水量大增成为稀便或水便就可以算是泄泻了。

一般母乳喂养的孩子的每天排便次数会比喝配方奶粉孩子的多,而年龄小的婴儿也比大一点的婴儿多,所以没有强制的规定腹泻,我们要做的就是和平常去比较。

泄泻的病因

感染性腹泻

可能是感染了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

常见的有原发或继发消化吸收不良、过敏性、药物性、炎症性肠病、食饵性等原因引起的腹泻。

另外还会根据腹泻的时间长短来分,把两周以内的腹泻称为急性腹泻,当超过两周则会被称为迁延性腹泻。

所以面对腹泻,医生会根据孩子具体的情况去对症处理。但是家长在家里如何简单地去判断呢?今天我们就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看,先说一说夏季比较容易发生的伤食泻和湿热泻。

在此之前我们应该要知道,小孩腹泻主要的病变的腹脏是脾胃,所以当我们的脾胃健康,才会身体运行正常。

脾与胃

胃的主要功能是接纳、腐熟食物,而脾主要是运化的功能,运化水谷精微并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还运化水湿,把没用的水液运输给肺和肾,通过他们的作用排泄出去。

当脾胃受伤或者虚弱的时候,胃里的食物先没办法分解,就会直接以原来的形态到下个脏腑,所以下面的脏腑的压力就会增加,而且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也会变少;而对于脾来说,脾的运化能力降低,这样我们吃了东西营养物质没有被吸收,最后不论好坏物质都会和水液一起被排出去了,这样就形成了泄泻。

湿热泻

我们先来看看湿热泻,在夏秋季节的时候湿热非常重,这个时候湿热之邪也会很容易入侵到我们的脾阳,而我们的脾喜燥而恶湿,所以脾的生理功能就受到了影响,而脾胃又互为相表里,所以脾胃往往是同时出问题。

如何辨别是不是湿热泻呢?主要的特征有起病急、量多次频、泻下急、舌红苔黄腻。如果是偏湿重,则表现以口渴尿短、便如稀水为主;而如果是以偏热重,则伴发大便气味秽臭,还伴有少许黏液。

那么孩子出现这一类型的腹泻该如何处理呢?建议可以选择小儿泻速停颗粒来进行止泻。小儿泻速停颗粒主要的作用是健脾止泻,清热利湿,缓急止痛。所以适合治疗孩子的腹痛、泄泻、纳差,尤其适合发生在秋季的慢性腹泻。

伤食泻

这种腹泻夏季不论大人孩子都是很常见的,一般小孩子是因为本身脾胃虚弱,结果家长在喂养的时候不注意,我们都经常听见农村的一些老人说孩子“没饥饱”,就是因为孩子本身这个时候自制力差,所以给什么吃什么,遇到好吃的就使劲吃,这样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这一类型的腹泻,主要的特点是通常会有大便稀溏,然后会夹杂着食物的残渣,味道酸臭,并伴有脘腹胀满,大便前腹泻,腹泻后腹痛减轻,腹痛不让人按肚子,还会有嗳气酸,或有呕吐,夜卧不安,不思乳食,舌苔厚腻或微黄等症状。

对于这一类型的情况家长该如何调理呢?建议给孩子吃点保和丸。因为保和丸里有消食导滞的焦三仙(山楂、神曲、炒麦芽)和莱子;另一方面还有理气化湿、和胃止呕的半夏和陈皮;健脾利湿、和中止泻的茯苓。因为孩子出现积食后很容易生湿、化热,会淤积生痰。所以整个这个药是在消食导滞的基础上,增加了化痰祛湿的作用。

最后保和丸里还有一个一个苦寒的连翘,因为积食会淤积化热,所以孩子这个时候一般会出现一些实热之症,就可以用连翘清解食积所生的热。这样一来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

除了以上两种孩子还会出现其他的腹泻,以后也会一一讲解。然后为了防止孩子不爱吃丸剂的药,或者吃不下去的情况,再给大家分享小的方法来辅助调理。

乌梅葛根汤

准备食材:乌梅10个、葛根10克。

我们直接将准备的食材冲洗干净后加毫升左右的水,先大火烧开,然后小火煮20分钟,煮好后将药汁倒出来,加少量的红糖,分次去喝就可以。

陈皮红枣汤

准备食材:12个红枣、陈皮10克.

我们先将红枣用铁锅干炒成微焦,然后把炒好的红枣和陈皮一起加入水中,煮15分钟即可,然后当作茶喝。

以上的这两种小的方法,都只是适合湿热泻,在孩子有湿热泻的情况下可以辅助的去调理。

除此之外家长可以用鬼针草30g,熬煮之后先去熏蒸孩子的双足,然后泡脚,每天2~4次,连用3~5日。

推拿

家长也可以去推拿孩子的清补脾土、退六腑、清小肠、清大肠、揉小天心这些位置,帮助孩子调理腹泻问题,强健脾胃。

推拿和泡脚的方法适合于各种小儿泄泻问题,出现小儿泄泻都可以去用。

所以对于孩子出现的健康问题,一定要去辨证论治,不要一概而论,细心一点,多了解一点知识,那么孩子肯定会健康成长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