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8月份是儿童腹泻的“高发季”,特别是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腹泻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针对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婴幼儿腹泻的发病特点及原因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体、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小儿腹泻通常由病毒(主要为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其他肠道病毒)、细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氏菌等肠道细菌)、寄生虫、真菌等感染引起。另外,肠道外感染、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过敏、喂养不当及气候因素也可导致小儿腹泻的发生。
婴幼儿腹泻为什么会迁延不愈?
大多数急性腹泻1周内可痊愈,但伴有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的婴幼儿腹泻常常会迁延不愈,甚至出现重症腹泻和严重的并发症。那么究竟哪些因素会引起腹泻迁延不愈呢?
1、急性腹泻后出现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是导致婴儿腹泻病迁延的原因之一。有文献证实婴儿腹泻中乳糖不耐受的发病率高达46.9%~70%,如果不及时纠正这种状态,可进一步加重腹泻,甚至造成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继而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2、维生素A缺乏与腹泻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维生素A缺乏会降低肠黏膜的稳定性,使胃肠屏障功能下降,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使易感性增加。维生素A缺乏还会导致儿童肠道菌群失调,进一步加重迁延性腹泻。同时腹泻会导致人体维生素A吸收减少、消耗增加,进一步加重腹泻,导致恶性循环的发生。
因此,婴幼儿急性腹泻应给予及时治疗,同时对于腹泻的预防也显得尤为重要。
婴幼儿腹泻的诊断及分类
根据大便性状、次数以及家长和看护者对患儿大便性状改变(呈稀水便、糊状便、黏液脓血便)的主诉可初步对腹泻进行诊断,必要时需要化验血常规、便常规。根据患儿粪便性状、粪便的肉眼和镜检所见、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及流行情况可确定病因。急性水样便腹泻患儿(约占70%)多为病毒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黏液脓性、脓血便患儿(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小儿腹泻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的病程≤2周,迁延性腹泻的病程为2周~2个月,慢性腹泻的病程2个月。
婴幼儿腹泻的主要治疗方法
夏季导致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多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痢疾杆菌。无论何种病因所致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治疗原则均为补液治疗、补锌治疗、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
补液治疗
不同程度的急性腹泻脱水患儿,所选择的补液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轻、中度脱水患儿,从腹泻开始,就应该给予口服补液盐的方式预防脱水,在每次稀便后补充一定量的液体直至腹泻停止。急性腹泻合并重度脱水的情况下,推荐患儿采取静脉补液的方式,并且根据脱水性质选择适当的补液方案(等渗性脱水选用2:3:1液,低渗性脱水选用4:3:2液)。对于无静脉输液条件的中、重度脱水患儿,建议进行鼻饲管补液。
补锌治疗
由于急性腹泻时大便丢失锌增加、负锌平衡、组织锌减少,补锌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腹泻病和慢性腹泻病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复发。因此,《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和《WHO腹泻管理规范》均建议急性腹泻病患儿进食后应给予补锌治疗,每天补充元素锌20mg(6个月以下患儿10mg),持续10~14d,可以选择兼具抗炎作用的甘草锌颗粒(伊甘欣)。
饮食治疗
儿童腹泻期间,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开始后应尽早恢复进食。给予年龄匹配的饮食,婴幼儿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者可选择应用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年龄较大的儿童,饮食不加以限制,包括谷类、肉类、酸奶、水果、蔬菜,但应尽量避免食用高浓度单糖及高脂肪含量的食物。
药物治疗
1、微生态制剂:腹泻早期服用益生菌制剂(如伊儿乐、伊儿畅)等,能够缩短儿童腹泻的病程,减少患儿住院时间。
2、中药贴剂:中药贴剂透皮给药可以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能够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提高疗效,减少给药次数。可以选择临床疗效好,使用方便的膜剂,如儿泻康贴膜。
3、补充维生素A:研究表明维生素A对消化道黏膜免疫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A缺乏与儿童腹泻间存在着恶性循环。研究显示,维生素A缺乏的儿童腹泻发生率比正常儿童高3倍,腹泻患儿普遍存在着维生素A缺乏,而补充维生素A可以减轻腹泻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等。因此,在儿童腹泻的治疗中应注意及时补充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有利于腹泻症状的恢复及肠道菌群的恢复。
4、应用肠黏膜保护剂:蒙脱石治疗儿童急性水样腹泻可以缩短腹泻病程,减少腹泻排便次数和量,提高治愈率。
5、应用抗生素:一般腹泻患儿不需要服用抗生素治疗,但对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病情重、迁延不愈的患儿可以进行抗生素治疗。
6、中医治疗:采用辨证方药、针灸、穴位注射及推拿等方法。
婴幼儿腹泻有哪些预防措施
母乳喂养
婴儿出生至6个月时提倡母乳喂养,母乳营养丰富,易被消化吸收,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能促进婴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的健全,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肠黏膜,提高抗感染的能力。
均衡营养
婴幼儿应从6个月开始逐步添加辅食,使宝宝的胃肠逐渐适应。由于婴幼儿消化系统功能不完善,胃容量有限,辅食摄入量低,因此不能像成人一样从食物中获取丰富的营养物质,仅靠辅食的摄入难以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维生素A和锌是与腹泻关系最为密切的营养素,缺乏或不足均会导致腹泻的发生。因此,应重视婴幼儿期的营养均衡,合理的补充维生素AD和锌,预防腹泻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注意饮食卫生
对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及餐具、用具要定时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夏天食品容易变质,给婴幼儿吃的食物要保持新鲜,最好现做现吃。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病从口入,父母在给孩子喂食前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同时也要给孩子勤洗手。
腹泻流行时注意远离人群
在腹泻病流行季节,尽量少接触其他孩子,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远离病原体,减少感染腹泻的几率。
妥善处理婴幼儿粪便
婴幼儿腹泻时的粪便,要及时彻底地进行处理,以阻断再感染途径。
婴幼儿一旦发生腹泻,切记遵循以上治疗原则,同时在腹泻高发季节,可每日预防性补充锌和维生素A,以提高婴幼儿自身的免疫力,维持肠黏膜屏障作用,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降低感染腹泻的几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