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真的会烧坏脑子吗?90%的人都搞错了

娃一发烧,爸妈们就担惊受怕,高烧更是会引起“全面恐慌”。爸妈们生怕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烧傻了。还有很多人不把发烧当一回事,觉得休息一下就会自动退烧。大家还是tooyoungtoosimple啊。

  Anyway,坊间对于发烧的说法实在太多。所以发烧必须现身说法,去掉人们的“有色眼镜”!

一、怎样算发烧?

娃他妈:发烧到39度5,娃居然还傻笑了3分钟,不淡定了,是不是烧傻了?

1、这样才算发烧

37.4~37.9℃是低烧

38~38.9℃是中度发烧

39~41℃是高烧

41℃以上为超高烧

PS:正常人体温参考值如下

口腔温度为:36.3℃~37.2℃

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0.6℃

直肠温度较口腔温度高0.3℃~0.5℃

2、发烧是症状,不是病因

发烧是人体对抗疾病的一种本能反应,它是对抗感染的一种「症状」而非「疾病」。一般发烧只会令身体不适,最重要还是找出并治疗引起发烧的病因。发烧大部分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例如:感冒、肠胃炎、耳部感染、细支气管炎等。

二、发烧真的能把脑袋烧坏吗?

1、发烧本身不会对脑子造成损伤

其实,认为发高烧会烧坏脑子是一种误解。正常情况下,单纯的发烧并不会对身体的器官造成直接伤害。

不对啊,你看那谁谁谁家的小孩发烧后,

脑子就烧坏了,不灵光了

人体发烧,最高温度很少会超过41℃,如果超过这个温度,极有可能是孩子患了脑炎、脑膜炎、脊髓灰质炎或其他疾病。

而且,脑炎或脑膜炎并非高烧所导致,而是感染了会攻击脑部的病毒,与发烧无关。通常会伴随意识不清、昏睡不醒、胡言乱语、头痛剧烈等症状。

PS:目前医学研究认为体温要达41~42℃甚至更高,持续30分钟以上,才会破坏脑细胞蛋白质结构而造成脑细胞损害或死亡,临床上只有少数特别的情况才会如此如中暑、恶性高热、先天汗腺缺乏等。

2、为啥孩子发烧比成人频繁很多

发烧是人体对抗疾病的一种正常反应,孩子的免疫系统不完善,没接触过的细菌病毒都容易造成感染,容易发烧。等孩子大了,发烧的频次就会越来越少。

发烧是人体对抗疾病的一种正常反应,烧到某个程度就会打住,不会无限发热。持续高烧是因为病菌还没被消灭,等免疫系统干掉病菌后自然就会退烧了。如果持续发热,不要只顾着物理降温,医院找医生。

三、发烧的常见原因及护理方法

1、发烧的常见原因

①细菌或病毒等病原引起的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症状如流鼻水、喉咙痛等。

肠胃道感染:如细菌性肠胃炎或病毒引起的肠胃型感冒通常有恶心、呕吐或拉肚子的症状。

泌尿道系统感染症状如频尿、尿痛、血尿等。小孩一般不会表达,可能需要做尿液检查才能确认,需以抗生素治疗。

②有风湿免疫性疾病

如红斑性狼疮、血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也会引起发烧。

③不明原因的发热

身体可能长了不好的东西,如恶性肿瘤。

2、发烧了?这样处理最合适

一般,当体温达到38.5℃以上时,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体温在38.5℃以下的人,可以先选用简单的物理降温。

家庭物理降温的方法:

①多喝水

首先要多喝水,避免发烧期间流汗过多而引起脱水。

②散热消汗

穿着舒适吸汗的衣物来帮助散热。不要用盖被子,穿多衣服来发汗,流汗太多反而容易造成身体脱水。

③温水拭浴

洗温水澡有助缓解发烧症状。另外代谢疾病、慢性心肺疾病的人在发烧时不宜使用冰枕退烧,由于无法应付突增的能量需求,可能导致代谢机制崩溃或心肺衰竭。

还有就是不建议使用酒精降温。

出现以下情况,不要磨蹭,立即就医:

儿童:

①3个月以内的婴儿

②拒绝进食或喝水

③严重疲倦或神智不清

④严重呕吐(喷射式)

⑤持续发烧

PS:6个月以下儿童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

成人:

①剧烈头痛或畏光

②呼吸困难、胸痛、咽喉肿痛、腹痛、小便困难

③异常疲倦、易怒、抽搐/痉挛、神智不清或失常

发烧了,吃退烧药作用大吗?

退烧药的作用通常是降低体温4~6小时,以作舒缓,不能把发烧感冒医好。一般感冒发烧会维持两至三天,期间可以使用退烧药降温,完全退烧时便可停药。不过不太建议自己买药服用的,最好是先查出病因。

宝宝发烧了,到底要不要抽血检查?今天给你一个黄金法则曾有宝妈抱怨过,医院,几乎每次都要化验血常规,这个检查有什么用呢?有必要每次都做吗?医生就不能好好看看孩子,开药治一治吗?又是抽血,又是检查的,是不是想让我们多花钱……孩子生病本来就很不舒服,还要抽血检查,爸妈们难免会心疼,这点丁妈也可以理解。但在给孩子做检查这点上,医生也是有「苦衷」的,丁妈今天请来了儿科的施翰医生,听了他的解释,相信妈妈们会对给宝宝查血常规有了新的认识。医生的「苦衷」

感冒、发烧,是再常见不过的疾病,不少家长觉得,这么常见的病,处理起来应该很简单嘛。但这些貌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却可能隐藏着让临床医生深感头疼的问题。

其头疼之处,不止在于感冒、发烧,涉及的不仅是症状、诊断,还涉及了对病情的评估、治疗等方面;还在于对「感冒」「发烧」的理解,我们普通人和医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感冒,其实包含了几十种疾病。

医学上通常将「感冒」作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这其中包括了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疾病。我们日常所说的「感冒」,除了上述这些疾病之外,还可能是流感,或是麻疹、流脑、百日咳、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表现。

这些疾病的表现有相似之处,对大部分没有学习过医学知识的人,就很有可能会把这好几十种疾病,都笼统地叫做「感冒」。

发烧,只是疾病的一个表现,究其病因可能会是错综复杂的。

发烧可以是感冒的一个症状,也可以是幼儿急疹、川崎病、麻疹、猩红热、结核、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风湿热、败血症等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能引起发烧的这些疾病中,很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比如90%以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就是病毒感染引起;细菌、支原体等感染也会引起发烧;当然也有不是感染引起的,比如免疫性因素也会引起发烧。

正是因为疾病的复杂性,有时医生需要通过一些检查来帮助判断,孩子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验血常规有什么用?

一般来说,当孩子出现发烧和其他一些感冒症状时,化验血常规通常出于以下两个目的:

1.帮助判断感染类型

在很多医学相关的文章都简要地提到过,血常规可以帮助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一般来说,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不高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或百分比增高,提示病毒感染;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或百分比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血常规中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传统的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的筛查工具之一,但其结果不能作为绝对的判断标准。

2.帮助评估疾病风险

WBC计数也常被用作评估发烧患儿发生严重疾病风险的标准之一。

中性粒细胞的减少或缺乏可见于各种感染,也可能继发于肿瘤、中毒或服用某些药物之后,但无论是什么原因所致,中性粒细胞的减少或缺乏都可能会造成机体抵御细菌感染的能力下降,从而引起严重的细菌感染。

此外,血常规中还有许多其他指标(如中值细胞(三分类法)或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计数和百分比(五分类法)等),这些值都有其不同的意义,对于健康宣教和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那有必要每次都验血常规吗?

血常规有它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每次都需要化验血常规。

如果是因为感冒、发烧就诊,那么血常规并不是的常规检验,也就是说,血常规不是每次感冒、发烧都必须化验的,特别是在疾病的早期。

因为,血常规虽然可以帮助区分细菌和病毒感染,但其结果也只是一个参考,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并不能完全根据血常规的结果来进行区分。

WBC计数降低也可能是严重细菌感染的表现,而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或百分比都增高,也不一定就是细菌感染,也有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尤其在疾病的早期,这种判断标准更不准确。

近来的研究也显示,单独应用外周血WBC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作为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筛查工具既不敏感,准确性也不高,很难得出一个明确区分的标准,尤其是对3个月以下的小宝宝。

所以,要不要验血常规,需要医生认真的面诊基础之上,综合详细的病史和仔细的体格检查,视具体情况决定。

而爸妈们可以参考下面这几条原则,来和医生达成沟通和一致:

一般来说,在感冒、发烧的第一个12小时内就化验血常规意义不大。

如果考虑为感冒或只有发烧而没有其他症状,精神状态也还好的话,优先考虑病毒感染所致,那么前面几天没必要急着化验血常规。(爸妈如果实在不放心,查一下也无妨。)

如果发烧超过3足天(72小时),可以考虑化验血常规。

如果发烧超过5足天(小时),强烈建议化验血常规,而且需要排除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

孩子生病,爸妈们难免担心,但现在的爸妈偶尔有点太焦虑了。

如果宝宝已经三个月以上,又只是刚开始发烧,精神状态也还好的话,这种情况可以先医院验血。可以先观察宝宝的情况,针对症状,给予相应的护理。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