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哪里最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每到全民吃菌的季节,误食野生毒菌中毒的新闻报道时有发生。可你知道吗?人体的肠道内也会长“红伞伞”和“白杆杆”,若不加重视,危害可能会更大。

7月16日,62岁的林阿公(化名)在女儿陪同下,医院对之前切除的肠息肉进行复查。

“幸好当时切除及时,再拖下去可能就要开刀了。”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治医师张弢看了林阿公的复查报告单后松了一口气,并表示,要不是那次及时检查,老人的身体健康会因此受到威胁。

事情要从年3月说起。有段时间,林阿公在家上厕所时,经常发现大便上带着鲜红色的血迹。他女儿知道后,立刻将他送到了医院就诊。通过肠镜检查,内镜医生在林阿公的乙状结肠发现了一枚大小约2.0cm*2.0cm息肉,且表面呈糜烂粗糙状。

该息肉犹如色彩鲜艳的毒蘑菇

“假如把肠子里的息肉比作大草原上的蘑菇,那么林阿公肠子的这颗息肉就似一颗色彩鲜艳的毒蘑菇,有着恶变的可能!”医生夹取了一块息肉上的组织送到病理科化验。病理报告证实了他的判断:管状腺瘤伴高级别腺上皮内瘤变。这是妥妥的早期肠癌。“这还只是局部组织化验的结果,整颗息肉说不定已经发生了癌变,需要立刻切除。”

局部活检病理报告

林阿公的女儿被吓坏了。癌症意味着开刀,意味着放疗和化疗,老父亲的身体能够承受这一切吗?焦虑的她本能地在抗拒。

“不用太担心,应该还是个早癌,内镜下切除就可以了,不用开刀。”张弢医生的话给了林阿公女儿些许安慰,随即安排林阿公收治入院,实施内镜下切除这枚“毒蘑菇”。

肠息肉一定要切,可是如何切除到位是医生所要充分考虑的。乙状结肠肠袢扭曲又游离体内,息肉在内镜下难以固定,一波肠蠕动会让医生找不到息肉,且乙状结肠肠壁薄、息肉体积大,难以看清正常组织与息肉的分界,留给医生的操作空间极小。无论是因为过切导致的乙状结肠穿孔,还是因切除不完整造成后续结肠癌进展,这些都不是患者和医生愿意看到的。思虑再三,经验丰富的张弢医生选择了EMR术来切除这颗息肉。

EMR术是啥?有哪些优势?

EMR术全称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是一种将生理盐水或透明质酸钠等透明溶液局部注射到肿瘤的粘膜下层,使病变区域隆起后用圈套器套扎再使用高频电切除的技术。主要用于消化道平坦型和隆起型早期肿瘤的内镜下治疗。

由于消化道分层结构的特点,注射进入粘膜下层的液体不光可以将粘膜层的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完美地分离开来,还可以吸收高频电切时产生多余的热量,像水垫一样保护着肌层组织不受损伤。在完美剥离病变组织的同时杜绝了医源性穿孔的可能,有着经济方便、安全无创的优点。

为实现更好切除效果,张弢医生选择了在病人没有麻醉的情况下来切除。“清醒状态下患者可以根据需求变换体位,以便获得最佳的操作视野,同时这枚息肉距离肛门很近,进镜时患者没有什么痛苦,也没有必要打麻醉。”在护士吴素飞的默契配合下,当林阿公的息肉基底部暴露瞬间,张弢医生迅速地将生理盐水注射进息肉的粘膜下层,只见息肉如竹笋破土般隆起并充塞住了肠腔。

不出所料,随即到来的肠蠕动波使视野转瞬即逝。对此,张弢医生边小心翼翼调整着镜头,边让林阿公调整到最佳体位,找到息肉后嘱咐护士将圈套器撑开到最大,凭借精准的手上功夫和默契的配合,这枚巨大的息肉套扎完全并被高频电切除,然后打上两枚钛夹夹闭创面,最终在林阿公几乎毫无痛苦的情况下圆满结束了治疗。

息肉切除,钛夹夹闭创面

手术标本病理报告

“傻子癌”也有大危害

90%的结肠癌都是由结肠息肉慢慢发展而来。因其发展迟缓、易于发现和预防的特点,结肠癌又被医生称为“傻子癌”。然而,每年却有近20万生命被它无情吞噬!经有关权威调查报告显示,97%的结肠癌患者患病前从未做过肠镜,首次确诊时83%结肠癌患者处于中晚期,且44%的患者已经出现了肝、肺等部位的转移。要知道结肠癌晚期的5年生存率还不到20%!这些数据令人痛心疾首,而背后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缺少一次肠镜检查!

张弢医生介绍,结肠癌其实是最容易预防的癌症,从结肠息肉演变成肠癌平均有10年时间。在此期间,只要你来做个肠镜检查就能发现,并遵医嘱科学处置好这种息肉,那么肠癌的隐患也就消除了。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的肠息肉是没有症状的,早中期的肠癌也是如此,所以有计划的进行肠息肉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医生建议,即使是无症状,以下人群都需做肠镜检查。

■年龄超过40岁就应该做第一次肠镜健康检查,此后根据首次检查情况再决定复查的频率;

■高危人群则需要提前5-10年做第一次肠镜。检查正常者,通常可以3-5年后再检查(高危人群3年,低危人群5年);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检查出息肉并切除后的患者必须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必要时3-6个月),若连续三年结果正常则可每年3-5年检查一次;

■若是出现大便带血或黏液;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或有槽沟);排便习惯及次数改变(便秘或是腹泻);粪便持续出现隐血等异常,无论什么年龄段应及时找消化科专家诊治,按医嘱进行肠镜等检查。

结肠癌高危人群

1.有肠道症状的人群。如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潜血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未能发现病变者,还有排便异常如慢性腹泻或长期进行性便秘的人群;

2.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

3.炎症性肠病(克罗恩和溃疡性结肠炎)等药物治疗后者;

4.结肠癌、结肠息肉手术后者;

5.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长期精神压抑、酷爱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及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

本文科普医生简介

张弢

医院消化消化内镜中心主治医师,台州市消化内镜分会委员。

从事消化道内镜检查工作十余年。医院、医院等进修超声内镜,医院进修胶囊小肠镜。

熟练掌握消化道各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消化道早癌筛查,消化道息肉,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异物等内镜下治疗。

胃肠镜检查

-

检查时间:

胃镜(周一到周六)

肠镜(周一到周五)

无痛胃肠镜(周二、周四)

-END-

来源

特检科陈晨罗俊郑丹红

往期精选

医院不允许探视病人,原因在此!

家门口看名医!本周多名杭温专家到医院坐诊

玉环市首届“西学中”班开课!近百名西医师开启2年系统的中医学习

(点击上方图片或标题查看往期精选文章)

“在看”与“赞”也别忘了戳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