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掘!!
池袋阳光水族馆条鱼死亡原因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深掘
做过对日项目的人都知道这个词,我想他们不仅知道,而且还是他们每一个人的梦魇。
顾名思义,就是深度挖掘的意思。
在IT届泛指出了障害(BUG)以后,深度挖掘BUG原因的一种手段。极其残忍,极其暴力,令人发指。
今儿,狗叔带领大家来个逆袭,咱们掘掘他们。
一则新闻简报
11/12日,狗叔正跟着ITgo小伙伴在塞班过着蓝天白云比基尼美好生活。不经意的被这则消息吸引了注意力。
朝日新闻中文网:池袋阳光水族馆,条鱼活活憋死?
位于东京都丰岛区的阳光水族馆于8日宣布,在其馆内的大水槽“阳光岩礁水槽”中,发现鸢鲼及双带鳞鳍梅鲷等,共计24种类条鱼死亡。
据悉,死因是水中氧气不足的可能性较高。存活下来的豹纹鲨等约70条鱼,已于9日早晨重新开始展示,并于今后逐步增加鱼类数量。
据该水族馆透露,为了治疗一部分鱼的疾病,于7日早晨在水槽中投入药物。而为了提高药效,则暂时停止了在去除蛋白质的同时供给氧气的装置。虽利用其他装置供应氧气,但供应量不足。
该馆负责人表示“当初便设计成了即使供氧装置停止也能保持氧气浓度。但与当初相比鱼类有所变大,好像因此导致了氧气不足”。
直接原因
该馆负责人说的话,就是这件事情的直接原因。
“当初便设计成了即使供氧装置停止也能保持氧气浓度。但与当初相比鱼类有所变大,好像因此导致了氧气不足。”这直接导致了大量鱼儿的死亡。
那么为什么会氧气不足了呢?这就得来看看间接原因了。
间接原因
我先交代个前提:不熟悉日本的小伙伴可能不知道,日本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手顺书,并且严格按照手顺操作。知道了这个,我们再来看看直接原因。
“当初相比鱼类有所变大,好像因此导致了氧气不足。”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么几件事情。第一:这次操作的手顺书的做成时间是在鱼还是很小很小的小baby的时候。第二:这个手顺的氧气供应量能对应小baby鱼,但是当小baby鱼变成了大块头的时候,就有点刻舟求剑的意思了。第三:操作者肯定是严格按照手顺书作业,从而导致供氧不足,鱼儿的大量死亡。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在日本作业要有手顺书,现在我要告诉你,在日本按手顺书作业而出了错,责任不在操作者,but不按手顺书出了错,操作者全责。所以啊,要是你,你会不按手顺做吗?
说到这里,狗叔认为间接原因是,手顺书做成时,没有考虑到时效性。导致了操作者按照小鱼标准给大鱼供氧,结果不难想象。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们会这么严格按照手顺做呢?
根本原因
日本在年设立了标准化原理委员会,开展并实施标准化。在制造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在运用时,严格按照手顺执行。从年开始,虽然日本的经济经历了大起大落,但是标准化,给日本各行各业带来了极大的利润以及极高的生产工艺,即使今天,madeinjapan依然被称为纯粹品。标准化思维经历了几代人的完善,在日本人心里根深蒂固。所以在传统行业的日本人,轻易不敢打破任何规矩,这里就包括手顺书。即使明明看的出来手顺是错的,但是按照日本人的思维是,手顺书是对的,而我的想法是不是错了呢?是不是我有什么没考虑到?
归根结底,根本原因就是,日本人根深蒂固的标准化思维,让操作者严格执行了手顺,害死了条无辜鱼儿。
对应案
水族馆当时采取了什么对应案,好像没有公布。
但是我们可以脑补一下。
1:想方法保存幸存的鱼儿。
2:捞出不幸窒息的鱼儿
3:换水或者加氧,重塑生态环境。
再发防止对应策
Iamsosorry.臣妾想不到啊。但是不妨碍我们猜一下。
可以肯定的是,手顺书一定要改,不管怎么改,一定会考虑到鱼儿的耗氧量。那么怎么保持氧气浓度。在我这个外行看来有这几种可能,也许谬以千里,但是不妨抛砖引玉啊。
第一:根据耗氧量计算出当天的max供氧装置停止时间,在这个时间内作业。可操作性良,业务应变能力不足。
第二:假设需要停止的时间超过第一条的max停止时间,那么就需要通过增加供氧来保持氧气浓度。可操作性良,怎样计算当天鱼儿的耗氧量,应该是个课题?
第三:条件允许的话,会把鱼儿换到别的地方,作业后把鱼儿转移回来。可操作性差。让你搬家来回折腾你也难受,未免会有鱼儿罹难。
第四:改善作业方法,争取做到,不停止供氧也能完成作业。可操作性未知,我真的只是一个程序员而已。
为什么会做成这样的手顺书
查了一下,不仅鱼儿。所有动物的供氧量都是是有一个范围的,低于多少浓度会窒息,高于多少浓度会氧中毒而死亡。估计手顺书做成者,根据当时的鱼儿耗氧量想到了这点,计算出了停止时间。
BUT,他有可能忘记了时间轴,忘记了考虑鱼儿长大怎么办?也有可能他高估了将来实施者的判断能力,盲目的认为未来的实施者会结合当时情况进行分析。这两种可能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未来,实施者在什么条件下做这件事情,我们预测不到啊。这次公布出来的是鱼长大了。也有当天气压啊,湿度啊,温度啊,有没有病鱼啊等等等等原因。东北话讲了“啥都背不住啊”。
这件事给我们的教训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表面上看这件事跟我们无关,但是我想告诉大家,将来在工作中,无论你操作什么手顺,请你多动动脑子,多想想。虽然按手顺做,错了责任不在你。但是万一你能发现一个问题并力挽狂澜,那么你也将一战成名,岂不两全其美?
一点延伸
因为循规蹈矩,必然导致反应迟缓。所以,吃工业时代创新技术老本的日本,已经在互联网时代完败给中国。无论从市场规模,应用场景,idea落地速度,版本更新迭代速度。日本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为什么呢?日本还在讨论这件事情标准化的时候,中国的产品已经满街跑了。据说在股灾之前,在BAT周围任何一家咖啡厅里,只要你能把你的idea讲出一个美丽的故事,那么不出一周的时间你的idea就能变成产品上架。举几个例子来说
支付宝支付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