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邵女士两岁的儿子胃口不佳、体形消瘦,还有腹泻,跑到医院不是打针就是吃药,因为感冒刚好,孩子闹腾着不愿意打针吃药,这让邵女士犯了愁。
医生支招新疆医院
儿科小儿推拿诊疗室住院医师哈斯叶提·赛依普
“秋季腹泻、过敏性疾病与早晚温差大有关系,秋季湿气并未完全消散,很容易伤脾胃。”新疆医院儿科小儿推拿诊疗室住院医师哈斯叶提·赛依普说,小儿秋季腹泻多发生在每年的9月至12月,主要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咽部疼痛等,大便每日数次,且伴有呕吐、腹痛症状,严重的甚至会脱水。哈斯叶提·赛依普介绍说,小儿腹泻多是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轮状病毒在初秋气温下降的环境下滋生很快,再加上小儿的抵抗力弱,身体的免疫功能不能很快适应天气突变,就会发生腹泻。除了洗手、保持饮食卫生、少去环境复杂的地方等预防措施外,治疗秋季小儿腹泻的方法有很多,作为中医,她建议通过中医捏脊疗法提高小儿免疫力,达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捏脊可以治疗这些问题该疗法较适合应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所引起的疳积、消化不良、厌食、慢性腹泻、呕吐、便秘,或者肺气虚引起的慢性咳嗽、哮喘缓解期等慢性疾病。胃肠疾病孩子脾胃薄弱,又不知道饥饱,如果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形成积滞、厌食;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会迁延变为脾胃虚弱。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
肺系疾病孩子反复感冒、咳嗽,西医称为免疫功能低下,中医则认为是小儿卫外功能薄弱,阴阳不调。捏脊通过刺激督脉和膀胱经,能调和阴阳,健脾理肺,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
夜啼、睡眠不安中医有句古话:胃不和则卧不安。捏脊疗法能调理脾胃,使之正常运转。脾胃功能正常了,孩子就不会有腹胀、腹痛、胃脘饱胀的现象,自然能够安然入睡了。
遗尿、多汗通过捏脊来刺激人体脊柱两侧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起到防遗尿、止汗的作用。捏脊不止可以治病小儿捏脊疗法主要是通过捏提等按摩手法作用于背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通过捏脊刺激督脉和膀胱经之气,可达到调理脏腑、增强体质的目的。捏脊是在后背的膀胱经和督脉上操作的,上捏脊是从长强穴(尾骨尖附近)向上捏至大椎穴。督脉主一身之阳气,督脉上几个主要穴位都是升阳的穴位。根据经络按摩“顺经为补,逆经为泻”的原则,顺督脉自下而上捏脊的目的是升阳,属补法,这是我们推荐的捏脊方法。下捏脊顺序跟上捏脊相反,逆泻督脉,有清热泻火通便之效,属于泻法,平时多用于实热症比如发烧或便秘的治疗,极少用于平时保健。
上捏脊能调动一身阳气,阳气升,可温肾健脾,令脾、肾得以运化,同时,捏脊经过后背膀胱经上一系列重要腧穴,对肾、脾、肺都有直接影响。因为上捏脊的根本目的是补阳气,所以更适合虚寒证为主的积食、便秘、腹泻、感冒等症状,对于素体阳虚的孩子而言,阳气得到提升,抵抗力自然会增强,胃口也会变好。对于健康的孩子,捏脊可使其五脏六腑功能更快地趋于完善,并可通过提升其脏腑功能和加强全身气血运行间接达到增智的效果。此外,对于小儿特别胆小、爱哭、咬指甲、脾气暴躁等也有明显改善的效果,捏脊可提高小儿的免疫功能。所以哈斯叶提·赛依普建议有孩子的家长都学一下,这个小儿推拿手法很实用。这样给小儿捏脊●让宝宝俯卧于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松。●捏脊的人站在宝宝后方,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用双手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抵在孩子的尾骨处;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
一天该捏几次一般来说效果跟什么时候捏没关系,只要有时间,孩子能安静下来就可以进行,但一般在空腹时进行,饭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时,所以一般多在晚上睡前或早上起来后进行。捏脊适合零岁到十二岁的儿童,从第四个月开始,每次捏脊的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以免宝宝身体裸露时间过长,导致着凉感冒。捏脊时间过长的话疗效也没有那么好。三个月的孩子,我们主要是采用推背方法,从下往上推,但是不能捏。无论保健还是治疗都是每天一次,每次六到八遍。哈斯叶提·赛依普强调,多捏几次会过犹不及,每天一次就够了。家长最好长期坚持每天给孩子捏脊,但如果孩子出现腹泻、感冒发烧等病症,就不要自己在家捏脊了,最好是去医疗机构对症治疗或按摩。此外,宝宝背部皮肤有皮肤破损,患有疖肿、皮肤病,也不要给孩子捏脊,会导致感染。更多精彩
MORE
陆远:治疗咳喘要辨明“寒”“热”!
袁敏华:儿童疾病,诊断与预防是关键
春季儿童传染病高发,中医院袁敏华教你如何做?
宝乐园最前沿的育儿资讯
最专业的幼教专家全方位的教育资源长按指纹识别图中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大概多少钱啊北京治疗白癜风费一般是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