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www.csjkc.com/

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日三餐吃好了,才能填饱肚子,满足身体正常运转所需要的能量。但对于有些人来说,每次饱餐过后,过不了多久就又饿了,甚至总是想吃东西。

这是怎么回事?是嘴太馋了,还是消化吸收太好,抑或是健康出了问题?

1

总是饿得快

可能是你的生活习惯不好!

正常情况下,饭后3~4小时才会出现饥饿感,但如果经常饿得太快,可能是生活、饮食习惯不合理。

1蛋白质摄入不够

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消化起来相对较慢,一般需要1.5~4小时,像牛奶、豆浆等流质蛋白比较容易消化,而牛肉、鸡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肉类,完全消化需要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所以,吃够蛋白质可以帮助我们增强饱腹感、延缓饥饿;反之,如果蛋白质没吃够,自然就饿得快。

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该为体重(kg)×1.2~1.5克。以60kg的人为例,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应在80g左右。具体可以参考:

◎早餐:1杯牛奶/豆浆+1个鸡蛋;

◎午餐:2两猪瘦肉/去皮鸡肉/鱼肉;

◎晚餐:2两杂粮粥/1杯杂豆豆浆/炒豆皮/豆腐。

2精制碳水摄入过多

米饭、馒头、面条等多属于精制碳水,不仅容易消化,还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使胰岛素水平也大幅上升,造成血糖下降过快,产生饥饿感。

主食粗细搭配,普通人群可以用1/3~1/2的粗杂粮替代精米白面,既能增强饱腹感,又有助于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B等营养素的摄入。

3喜欢趁热吃

食物的温度对消化吸收有重要影响,尤其是淀粉类食物,热的淀粉类食物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年《营养学研究》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选取9名健康男性,让他们每天早上吃等量的马铃薯,其中有几天吃热的(中心温度为84℃),有几天吃温凉的(中心温度为26℃)。结果发现:吃热马铃薯时,餐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吃温凉马铃薯时。

而且放凉后的土豆会产生抗性淀粉,不仅在体内消化吸收缓慢,可延缓饥饿。还能分解产生丁酸等短链脂肪酸,有助于调节血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

煮好的米饭,放上三五分钟,再用铲子迅速搅拌,让米饭充分接触空气,自然冷却,等到米饭不烫手的时候再吃。

4睡眠不足

KarineSpiegel等对12名健康青年男性分为了睡眠4小时、睡眠10小时两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前者的血浆平均瘦素水平较后者下降18%以上,胃饥饿素水平上升28%。而瘦素与饥饿素的比率,与饥饿程度明显相关。

也就是说,睡眠不足会通过影响激素水平,让人感到饥饿。

每晚尽量在11点前睡觉,保证7~9小时的睡眠,具体以清醒后感觉舒适为宜。

5压力过大

长期压力过大,会刺激大脑分泌可的松(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它会抑制胰岛素的作用,使体内的糖分无法很好地被吸收,从而发出饥饿的信号。

2

经常感觉饿

也可能是5大疾病在“捣蛋”

如果生活饮食习惯良好,却仍然有饿得快、经常想吃东西的表现,就要警惕是不是疾病找上门了。

案例

26岁的小陈很爱吃,经常打卡各种美食,零食从没断过,饭量也不小。但最近,她总觉得特别容易饿,吃得又不少,体重却有所下降。朋友们都说她是吃不胖的体质,羡慕不已。

但她的闺蜜却觉得有些反常,医院做了检查,结果真的发现了问题:竟是患上了甲亢。

1甲亢

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机体代谢就会变快,会促进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分解,就好比蜡烛的灯芯被拔出来了,燃烧得更旺、更快,从而出现饿得快、吃得多的现象。

心率加快、多汗、手抖、体重减轻、便次增加易腹泻、突眼、脾气暴躁、月经不调等也可能是甲亢的表现,需及时就诊,遵医嘱用药。

2糖尿病

很大一部分高血糖人群存在胰岛素抵抗,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葡萄糖后,不能及时被吸收利用,细胞就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从而产生饥饿感;

而血糖升高后会导致血液内渗透压升高,引起渗透性的利尿,葡萄糖随尿液丢失过多,从而让大脑以为饿了。

“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需提高警惕。另外,若体检发现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说明近3个月的血糖水平都不理想,即使没有发展为糖尿病,也要多加注意。

改善建议:辅助控糖方

糖尿病引起的饿得快并不是真正的饥饿,关键在于控血糖,让细胞“吃饱”。

名医施老先生认为,脾胃运化不足导致的气虚,是高血糖的重要原因,需要脾肾同补。脾胃虚寒、四肢怕冷的高血糖人群,可以试试以下这个控糖方。

肉桂3克、红茶3克、牛奶适量。

肉桂打粉备用,红茶用开水冲泡,然后滤去茶叶,加适量牛奶,再将肉桂粉撒入即可。有温经通脉、散寒止痛的功效。

3胃酸分泌过多

吃进去的食物,通常需要经过胃酸消化才能进入肠道吸收,如果胃酸分泌过多,就会加快消化速度,从而导致饿得快,还可伴有反酸、烧心、胃痛等症状。长期如此,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的风险都会增加。

改善建议:泻火和胃汤

胃酸分泌过多的人,需遵医嘱使用抑酸药。

而中医认为,饿得快很可能是因为胃热。胃火过盛,对食物的消化作用过强,代谢亢进,消耗过多,即便吃得多也很容易饿,还可伴有舌苔黄、口干、口臭、便秘等表现。

针对这种问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试试这款泻热和胃汤。

马尾连、生姜、炒杏仁、陈皮各6克。

马尾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生姜味辛,能降散,有助于脾气升清;炒杏仁味苦,能降燥,有助于胃气降逆;陈皮健脾和胃。

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护胃健康的“不二法宝”,尤其三餐规律,让胃的运动起博细胞也形成规律活动,减少胃酸分泌异常的风险。

而像柠檬、山楂等果酸丰富的食物,茶、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食物,容易刺激胃酸分泌,本身就有胃酸分泌过多的人,应尽量少吃。

4肠道吸收能力差

肠道担负着营养吸收的重责,吃进来的营养99%需要肠道吸收。如果肠道异常,营养物质无法很好地被吸收利用,机体得不到满足,就会发出饥饿的信号。

有些朋友吃太多杂粮之后反而容易饿,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杂粮中的膳食纤维阻碍了肠道对某些营养素的吸收,让身体“没吃饱”。

改善建议:补充益生菌

肠道能正常发挥作用,离不开肠道菌群的平衡,当有益菌数量>有害菌数量时,才能更好的保持肠道健康。

日常可通过酸奶、泡菜、豆豉等食物补充益生菌,不过这种方法效果可能有限,有需要者可直接服用益生菌制剂。

5肝功能异常

正常情况下,当人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脏会分解肝糖原以供机体运转。

如果肝功能异常,比如部分脂肪肝患者,肝脏里的脂肪酸过多,会导致肝脏储存、分解肝糖原的功能下降,难以及时支援降低的血糖,从而容易导致饥饿。

改善建议:护肝三部曲

护好肝脏,离不开以下三种营养素——

①“维修工”:蛋白质。能起到修复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鸡蛋、豆腐、牛奶、鱼、鸡肉等可以适当多吃。

②“后援军”:维生素C。能抗氧化,减少自由基对肝脏细胞的损害,是很好的“护肝药”。青红椒、芥蓝、花椰菜、橘子、西柚等富含维生素C。

③“能量站”:B族维生素。它就像人体内的“油库”,能够加速人体内的物质代谢,给肝脏“加油”;还能防止肝脂肪变性,起到预防脂肪肝的作用。绿叶蔬菜、坚果类、贝壳类等都富含B族维生素。

(我是大医生官微)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