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藏象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和你聊聊肠鸣腹泻这个事儿。

从前,我在学习中医内科学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讲过一句话。他说,肠子一响,三脏皆摇。慢性的肠鸣腹泻,牵涉到三个脏器,这就是脾、肾、肝。有经验的医家,会从这三个方面来入手,给患者开方子。

什么是肠子一响,三脏皆摇啊?这背后有啥道理?

我们老师讲了一张医案。我到今天为止,依然记忆深刻。因为它太典型了。

我给你说说吧。

话说我国山东地界,有一个中医老前辈,叫做张珍玉。这个老人家不仅是临床家,也是中医教育家。感兴趣的朋友,你去好好查阅一下他的学术生平。我为了节省时间,就不多说了。

有这么一回,张老接待一个患者。

这个人,姓丁。当时年纪才32岁,男性。

什么毛病呢?就是最近这五年来,常常感觉到反复肠鸣、腹痛、腹泻。只要肠子一响,他立刻就紧张起来,因为接下来,他十有八九会腹痛、腹泻。

而且,它大便的状态,一直是稀软的,伴有黏液。

一天几次呢?大概是2到3次。饮食尚可,但是偶尔腹胀。

医院去检查过。医院经过检查,诊断为慢性肠炎,几经治疗,效果不好。

五年的时间,总是肠鸣腹泻,这个人到后来就变得十分消瘦,精神状态越来越不好。

后来,此人决意看中医。几经辗转,找到了当时的张珍玉老师。

刻诊,见患者脉弦细,苔薄白,舌淡。

张老思索片刻,提笔书方一首,但见:

人参6克(也可以用党参15克替代),炒白术9克,茯苓9克,炒山药9克,炒扁豆6克,炒白芍9克,柴胡6克,台乌药6克,焦山楂9克,黄芪20克,甘草3克。

所有这些,水煎3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用,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六剂以后,肠鸣现象基本消失,疼痛大为缓解,腹泻次数开始减少。等继续服用20剂的时候,患者腹泻现象完全消失。从那以后,患者病情就未曾复发。

这是张师早年的一张医案,很珍贵,有值得品味的地方。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不难理解。他主要是脾气虚弱,水湿内停。

我们的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失常,谷反为滞,水反为湿,水谷精微不得运化吸收,中焦之气升降失常,于是形成腹泻。

在这个过程中,脾虚导致的水湿内结,是关键因素。上头这个患者,大便中有粘液。这个粘液,基本可以看作是痰湿的表现。水湿下注肠间,游走窜动,大肠之气为之逆乱,故而肠鸣腹痛。

此人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这也是在脾虚失养状态下,气血不足的表现。

所以说,要想改善患者的身体状态,就必须健脾益气,除湿。我们看看当时张师开的配伍:

人参6克(也可以用党参15克替代),炒白术9克,茯苓9克,炒山药9克,炒扁豆6克,炒白芍9克,柴胡6克,台乌药6克,焦山楂9克,黄芪20克,甘草3克。

这里头,人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黄芪、焦山楂,这些都是健脾益气而除湿的东西。调的,是咱们的脾胃。

现在,关键问题来了:

光靠这些,远远不够。

你看,张师用到了白芍和柴胡。柴胡疏肝解郁,白芍柔肝缓急。显然,这是在调肝啊。

为什么要调肝啊?因为中医有一个概念,就是脾虚肝乘。脾属土,肝属木,肝木克脾土。患者脾虚气弱,肝木就会趁机“欺负”脾,导致脾气更加虚弱,从而加重腹泻。因此,就要疏肝气、养肝阴,不让肝木过分地“欺负”脾土。这对于缓解症状大有好处。

你再看,这里还有一味台乌药。乌药,一方面可以行气止痛,另一方面还能温肾散寒,有益肾之功。

为啥要益肾啊?因为脾作为后天之本,它如果日渐衰微,就无法向肾输送精微物质,久而久之导致肾虚。而一旦肾气虚弱,又会加重脾的衰弱。因此在健脾益气的时候,还应该注重对肾的补益和调理。

所以说,慢性的肠鸣腹泻,问题不仅仅在于脾,还和肝肾两脏有关系。这就是所谓肠子一响,三脏皆摇的道理。要想很好地解决脾虚所致的慢性腹泻,必须同时照顾到肝和肾。

这样的一种认识,不仅仅是中医临床所得,更是在中医藏象理论启发下所得。它的理论和实践,都是站得住脚的。

正因如此,我们当初的老师才告诫我们,治慢性腹泻,目光不能一直锁定在患者的脾上,还要考虑到他的肝肾。多少年来,这样的经验,令我获益匪浅。

今天,我把这些简单的经验,解说一二,供我的读者朋友借鉴、参考。

生活中,慢性腹泻的人不少。医案中每天2到3次排便的,还算是不错的呢。有些人,一天五六趟,吃完就肠鸣腹泻,十分痛苦。医案中张珍玉老先生的配伍,有可取之处。非专业读者,可以暂时收藏起来。日后有就会,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记,它主治的是脾虚不固、水泛为湿的慢性腹泻。不是这个症候的,不能用。

关键是,我们务必理解中医的整体观思维特点。中医看问题,从来都不是直线的,而是采取以点带面、多角度的思维。可以说,中医的这种思维特点,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中国人为啥聪明啊?就是因为我们看问题,从来都不会片面单一,而是统筹兼顾、纵览全局的。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文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