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交替之时,拉肚子病人还真是不少……
拉肚子就是腹泻,其中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传染性腹泻病(肠道传染病)是主力军。肠道传染病经常引起家庭、食堂、聚会集体用餐者聚集性发病。
近日,山西财经大学一起聚集性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导致一栋宿舍整层隔离,给大家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日常传染病防控不可松懈!对此中心近期也开展了以“手卫生,守健康”为主题的一系列宣传活动!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
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吧!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爆发的主要原因。
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通常持续1-2天,一般在感染病毒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虽然有些人症状较为严重,但通常病程为2-3天,无长期后遗症,予营养、休息等对症支持治疗即可。所有病人均需居家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方可返校。
细菌性痢疾
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乙类传染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通过消化道传播,夏秋季为流行高峰。表现为:
?发热,体温高低不等,一般为39℃左右。
?痉挛性腹痛,常伴有呕吐和腹泻。大便为水样、黄绿色,带有粘液、血液和脓液,里急后重症状明显。
?2~7岁儿童或老年人亦可出现中毒性菌痢症状,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主要表现为高热、惊厥、休克和呼吸衰竭,此时肠道症状常不明显,生理盐水灌肠液可见大量红、白细胞。
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易形成慢性化脓,所以要及时就诊。
霍乱
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甲类传染病。
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能引起国际大流行为特征,也是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
大多数病例起病急,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水或血水样),伴有呕吐,严重的一天腹泻十几次,继而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危及生命。
其他感染性腹泻
由各种细菌(沙门菌属、气单胞菌属、弯曲菌、耶尔森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等)、病毒(轮状病毒、肠腺病毒、杯状病毒等)、寄生虫(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等)等引起的一组肠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为腹泻,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适。
病情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如何预防夏秋季
肠道传染病呢?
饭前、便后和加工食物前要用肥皂水、洗手液等清洁剂认真彻底洗手,防止病菌经手入口。
喝开水,不喝生水,不使用不洁的水漱口、刷牙,洗食具、水果、蔬菜和其他食品。
吃剩饭菜要放在冰箱储存,不要吃未在冰箱储存或储存时间较长的食物,冰箱内短期存放食品,食用前要蒸煮热透;水产品烹饪时间要充足,不可生食。
尽可能不要在路边摊或卫生条件差的餐馆进餐,在外尽量少吃凉拌菜和肉类烧烤食物。
加工凉拌菜时要生熟分开,要用专用的熟食案板、刀具和专用盛放容器,避免交叉感染。
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先用清水浸泡,然后使用清洁水多次冲洗,一些带叶、带根的蔬菜,要特别注意根部的清洗,葡萄、草莓等水果在冲洗的过程中,用手轻轻地洗刷表面。
一旦出现腹泻、呕吐,尤其是水样便、血性便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身边有腹泻患者或家人腹泻时要注意饮食隔离,做好餐具的消毒,尤其对患者粪便、呕吐物等要做好消毒处理,避免造成水源和食物污染。
搞好室内外卫生。要及时倾倒垃圾,疏通污水沟,做好灭蝇、灭鼠、灭蟑螂工作,这些媒介是传染病发生的很重要的一环。
讲究个人卫生。常剪指甲、勤换衣服,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洗手是最重要的个体预防措施,工作结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洗洗手,可以将手上90%左右的微生物洗干净,大大减少污染的机会。个人注意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
内容来源于:中国疾控动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