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
人们为了解暑,
常常会喝冷饮、吃冰的瓜果,
但这样也容易导致腹泻。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则挺吓人的消息:“从腹泻到死亡,不到12小时”。
原文如下:
急诊科医生
最后一支多巴胺遇到了一位因拉肚子大意死亡的案例↓从腹泻到死亡,不到12小时五个小时前,这位65岁的男性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了急诊。
在看见患者的那一刻,我感觉到了病重的气息,但,我却从没有想到我会在五个小时后,内心沮丧,身心俱乏。
“医生,我肚子痛,拉肚子,可能吃了过期的绿豆糕。”患者说,七个小时前他开始出现上腹痛和腹泻。
“医生,能输点消炎药吗?”患者的妻子打断我问诊的话,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输液可以,但我首先应该做的便是明确病情。"
因为患者有些苍白的面色引起了我的重视:“你的血压现在只有80/46mmHg,已经休克了,要做份心电图检查,抽血化验,然后输液治疗。”
“检查不用做,就是吃了绿豆糕,拉肚子。”
我看了看患者的妻子,说了最通俗的解释:“不检查,我怎么知道指标高低?不知道指标高低,我怎么知道给你挂多少药水?”
嘴巴上这么说,其实我的心里最担心的是:患者腹泻乏力,感染程度如何,电解质情况如何?患者休克,有没有合并其它情况?患者腹痛,真的只是胃肠道痉挛性疼痛?
“我们没有什么病,就是吃坏了东西!”
家属还在喋喋不休,不肯配合。
“高血压和糖尿病还不是病吗?我不管你以前如何,我只知道你现在需要做这些检查。”我站起身,示意患者跟随我前往抢救室。
或许是看见我态度比较坚决,家属再也没有说话。
第一时间做了一份心电图,并没有明显的异常。
“打开静脉通路,留取血标本,然后用0.9%氯化钠快速补液,监测血压、心率、尿量。”我叮嘱完赵医生后转身去办公桌前准备开医嘱。
然而,我还没有开完医嘱,就在距离我做完第一份心电图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患者的病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快过来,室颤了!”赵医生突然提高分贝的尖锐的声音让我内心出现了一丝慌张。
我一个箭步冲到患者窗前:胸外按压、电除颤、肾上腺素......
谈话、下病危、签字、汇报、会诊......
最终我们还是没有敌过死神的魔掌,在距离患者第一次腹泻仅12个小时之后,便眼睁睁地看着患者被吞噬进了死神那巨大的张着獠牙的口中。
赵医生问:“为什么患者的病情会突然恶化,又怎么会突然出现如此严重要命的心室电风暴?”
因为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患病,更加不会莫名其妙地突然出现病情变化。我们之所以会这么觉得,是因为没有人注意到那些发生在患者身体内的细微变化和身体早已经发出、却被所有人忽视的求救信号罢了!
拉肚子竟有可能致命?
这是真的吗?
视频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也接踵而至,最近几天,医院里病人明显增多,大多数都是这类病人。
很多人都把拉肚子归根于简单的“吃坏东西”,其实不然。腹泻作为一种广泛的流行病,危害极大!根据调查显示,它也是高居各类疾病死亡率的第四位!
腹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拉肚子”,它是因为受凉、感染等原因引起的,为每日排便次数超过3次,或比正常排便次数明显增多,且大便中水分明显增加的脱水症状。医生说,很多腹泻病人死亡,是由不重视而严重脱水引起的。
医生说,很多腹泻病人死亡,是由不重视而严重脱水引起的。
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马燕燕:(腹泻死亡)这个情况是存在的:一种就是感染很厉害、非常严重的感染败血症;还有一种,就是因为没有及时治疗脱水症状,导致的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
拉肚子了怎么办?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吃止泻药或抗生素,但医生说,这样不可取。因为一拉肚子就吃药,会同时杀害有害菌和有益菌,同时也加重了对肠道环境的损害,很可能出现更严重的腹泻,甚至是诱发其它肠道疾病。
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马燕燕:有些腹泻不是细菌感染,而是病毒感染,那吃抗生素肯定是没用的;还有一种就是不吃东西,一旦腹泻了就什么都不吃,本身腹泻就是消耗性的,大量的东西出来,本身营养状况又不好,不吃的话抵抗力会越来越差。
医生提醒
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重点是防止“病从口入”,大家一定要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良好习惯,不吃可能导致腹泻的食物;一旦拉肚子了,要多喝水,防止脱水、补充电解质;对于顽固性或慢性腹泻,患者可以考虑人工移植肠道菌群等方法进行治疗,当然咯,医院。
记者:葛萌、叶丹婷通讯员:徐晨燕丨编辑:浮笙
更多内容,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