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笔者接诊了一位反复腹泻的患者,经过病史询问、查体和化验检查之后,初步诊断他得了“肠易激综合征”。
患者犹豫了一阵,然后怯怯地问我:“‘肠易激综合征’是肠癌吗?”我说:“不是。”于是患者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不是癌就好!“
那么,肠易激综合征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胃肠病,特征为慢性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而不存在器质性疾病。
讲得通俗一点,就是得了这个毛病的人,经常会觉得肚子不舒服,痛啊,胀啊,同时呢,有部分人伴有拉肚子,有部分人便秘,有部分人一会拉肚子一会便秘,便便完了之后,症状多半能好点,但过一阵子又来;尤其是吃了冷的、辣的、油的东西之后,特别容易发作,非常的讨厌。
Q:怀疑自己得了IBS,需要肠镜检查吗?开头我们提到的是一位没有报警症状的患者(报警症状包括:年龄>40岁,黑便或便血,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贫血,夜间腹泻,腹部包块,腹水,发热,非故意的体重减轻,炎性指标升高,炎症性肠病或结直肠癌的家族史),所以笔者基于症状给他做了IBS的初步诊断。
不过,对于存在上述有报警症状的患者,还是需要考虑进行额外检查的。
Q:功能性的疾病?那就不是病咯,是自己“Zuo”出来的?不不,当然不是这样。功能性的疾病也是疾病,只是以我们目前的科技和手段找不到具体的病因。这一类的疾病还不少呢,像功能性消化不良啊,功能性便秘啊都是。每隔几年,全世界的消化病专家还要坐下来开个大会讨论一下这些功能性的病。所以不要认为患有功能性疾病的病人是自己“Zuo”出来的。
Q:既然如此,那IBS是不是就无药可治呢?这个看法既对也不对。
想把IBS治断根,目前看来虽然是办不到的,但我们能最大限度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尽量避免该病影响工作和生活。
一般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可能是减轻腹泻的药物,减轻便秘的药物,解痉药物,甚至可能还会用到抗生素或者抗抑郁药。
除药物以外
患者还能通过哪些方法缓解症状?
1.记食物日记。发现哪些食物会明显的加重您的症状,您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避免。2.避免一些会可能加重症状的食物,比如:咖啡,高脂食物,辛辣麻辣食物,重香料食物,洋葱,豆类,乳制品等(不过这些食物是否会引起症状加重也是因人而异的)。3.高膳食纤维食物可能能够缓解患者的便秘情况,但不一定能改善腹痛腹胀的情况。4.如果有明确的导致过敏的食物,应避免。5.戒烟限酒,锻炼身体,注意休息,充足睡眠,这些对于改善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帮助。6.最后,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相当多IBS患者的发病与精神、心理及社会因素相关,但这个相关性往往是被忽略的。如果您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调整(这非常有可能),可以寻求精神、心理科医生的帮助。千万不要觉得心理疾病不是病,焦虑症、抑郁症,这都是病,需要治疗;也不要觉得看了精神科、心理科就代表自己是疯子,这完全是两码事。如有更多相关问题
可点击此处线上问诊医生
资料来源: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36(5):-.
2.侯晓华.以循证医学为证据处理肠易激综合征[J].中华消化杂志,,(7):-.
3.刘劲松.从循证医学证据看肠易激综合征的常规药物治疗[J].中华消化杂志,,(7):-,.
4.王翰瑜,陈胜良.肠易激综合征的非常规药物治疗[J].中华消化杂志,,(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