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有名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小儿腹泻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夏秋换季的时候,外部气温变化大,小孩子病毒抵抗力较差,常常让家长头疼不已。

那么,当顾客来药店内询问相关产品,专业的店员能否正确推荐门店这一类别产品,直接影响我们能否帮助到顾客,也会影响门店业绩。

一、疾病简析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按病因,腹泻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其中肠道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尤其是轮状病毒。非感染因素有饮食如喂养不当和过敏等,也包括气候因素等。

二、症状表现

轻型者

常由饮食及肠道外感染引起。

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发生;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便量不多,且呈稀薄或带水状,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

重型者

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起病急,也可由轻型加重转变而来。

除有较重的呕吐、频繁腹泻(大便每日次数10余次)、大便水样或蛋花样,含有少量黏液等肠道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重型者我们医院治疗。另外,急性腹泻未彻底治疗或治疗不当,易出现迁延不愈。

三、不同类别药作用与差别

01

控制感染用药

需医生处方购买,水样便腹泻(约占70%),多为病毒与非侵袭性细菌所致,一般不用抗生素。

伴有明显全身中毒症状不能用脱水解释者,可选用抗生素。

黏液脓血便患者(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要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抗生素,医生会根据大便化验结果及症状表现作出判断。

02

肠道微生态制剂

在药店销售较多的是微生态制剂,主要是帮助调整肠道菌群,恢复肠道正常的菌群生态平衡,从而可以抑制病原菌定植与侵袭,控制腹泻。

门店中,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制剂为主,服用时,以40度以下水服用,避免与抗生素等同时服用。

铋剂、鞣酸、药用炭、酊剂等能抑制、吸附活菌,不能并用。

03

止泻药

小儿腹泻常用的止泻药为蒙脱石散,其作用机理为吸附导致腹泻及腹部不适的多种有毒和无毒刺激物、减轻对肠壁的刺激、减少胃肠蠕动,从而起到止泻作用。

蒙脱石散不经血液循环,只在消化道发挥作用,使用时也是较安全的,1岁以下小儿同样可以使用,用时需要用水摇匀。不过,有少数人会引起轻度便秘。

04

口服补液盐

小儿腹泻最严重的危害就是发生脱水,而口服补液盐可以治疗腹泻引起的轻中度脱水,补充体液,补充水、钠、钾等电解质。

因此家长应及时给孩子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05

贴剂

如一些中成药贴剂如舒腹贴等,在治疗小儿腹泻病方面,也有着良好效果,而且有使用方便,小儿易接受的优势。

我们在门店销售中,要根据顾客情况选择适当的产品给顾客,而且种类不宜过多。

另外,急性腹泻小儿可以适当补锌。饮食方面,应建议调整饮食,喂食与小儿年龄相适应的易消化食物。

四、小儿慎用药物

01

盐酸洛哌丁胺

盐酸洛哌丁胺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的治疗。

但其作用强烈,用于低龄儿易致药物不良反应,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等,故盐酸洛哌丁胺禁用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5岁以下的儿童不宜使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剂治疗。

02

复方地芬诺酯片

复方地芬诺酯片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和慢性肠炎的治疗,但该药中的地芬诺酯可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作用类似吗啡,长期使用可产生依赖性。

服药后可能会出现口干、恶心、呕吐、头痛、嗜睡、抑郁、烦躁、失眠、皮疹、腹胀及肠梗阻等不良反应,减量或停药后消失。

由于该药小儿用药剂量至今尚无统一标准,且该药易导致新生儿和幼儿可引起呼吸抑制,甚至死亡,故2岁以下小儿禁用。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也应慎用。

03

喹诺酮类

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对致病性和产毒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属等所致的胃肠炎、菌痢有良好的疗效,但该类药物有引起骨病变的可能,因此18岁以下小儿及青少年不宜选用。

04

四环素类药物

四环素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治疗感染性腹泻具有一定疗效,但8岁以下小儿应用该类药物可致恒齿感染、牙釉质发育不良和抑制骨生长,因此8岁以下的小儿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扫描或长按

左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