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季,是孩子们玩耍最高兴最开心的季节,同时也是很多疾病发生最多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孩子们可能因为某种疏忽而导致疾病。平阳县妇幼保健院提醒广大家长朋友需要谨慎的预防这些疾病,比如小儿腹泻、发烧等。可能现在作为家长的你还不了解,不如阅读以下文章,教你如何正确认识、防治这些疾病。

什么是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指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疾病。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病原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等引起。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疾病。

小儿腹泻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怎样才算腹泻?腹泻的定义是指大便的“量”、“次数”及其中的“含水量”增加。婴儿正常排泄大便一般为每3天一次到1天4次。

面对腹泻的宝宝,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

及时送宝医院化验,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性腹泻最严重的情况是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失衡,并伴随呕吐、进食差,则需静脉补液;宝宝在急性腹泻后因肠粘膜受损,易导致长时间的腹泻,此时可更换专门的腹泻奶粉。

腹泻宝宝如何喂养?第一、原则上不主张禁食,应继续喂养,但也需灵活掌握,呕吐频繁者暂不宜进食,而采用静脉补液。第二、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先稀后稠,先淡后浓的喂养方法。第三、尽快恢复充足的平衡饮食,防止较长时间处于半饥饿状态。第四、对慢性腹泻的患者,除对症治疗外,关键在于改善病儿的营养状态,并且注意使用维生素及锌等微量素的补充。

正确认识发热

发热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热(最常见的是感染)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其最初的目的是杀灭入侵者,所以对不太高热的患儿一味的积极试图扑灭是不利于机体本身的,但过高的发热则会引起人体不适,尤其是小儿神经系统不够成熟,兴奋容易泛化,有时甚至会引起抽搐,即高热惊厥,因此应该避免过高的发热,可用药物或物理方法适当降低。

体温多高算发热

正常人凌晨时体温最低,下午后体温最高,二十四小时内可有1℃范围的波动。体温在37.5℃以上才算发热,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

婴幼儿为高热的高发人群。因为婴幼儿耐受发热的能力较成人强,所以小儿体温在38.5℃以上才建议用退热药。

有些家长可能认为发热会把孩子“脑子烧坏”,但截止到目前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除非孩子本身患有严重的脑炎而引起的发热,或者孩子是“捂热综合征”引起的发热,否则一般40℃以下的发热,只要做好积极降温处理,避免抽搐的发生,对大脑的影响并不大。

家中如何处理发热

1、任何程度的发热首先应该减少衣着和盖被,其次要多饮水,饮水可补充因发热而蒸发的水分,饮水后出汗,水分的蒸发可帮助退热,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以带走部分热量,加速退热。

2、物理降温:体温低于38.5℃时,物理降温是首选的退热措施。可采用冰贴或冷水(或降温贴)敷头颈、腋下及双侧腹股沟,但不要敷胸前和腹部,也可用30℃左右的温水擦浴,随水分蒸发而带走热量,也是一种相当简便的退热方法。但不能酒精擦浴,因为这样很容易引发酒精中毒。

3、应用退热药退热。当体温高于38.5℃,可选择药物退热,目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家长按医嘱给宝宝正确服用即可。如有高热惊厥史或家族史的,除需应用退热药外,必要时还需口服预防抽搐药物。

4、如持续发热超过3天以上,或高热不退,伴有呕吐,不吃东西,精神不好,皮肤有红疹,发冷发抖抽筋等情况,医院就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