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积是由多种慢性疾病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以面黄肌瘦、毛发稀疏枯焦、腹部膨隆、精神萎靡为特征。一般多见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常见于小儿喂养不良、病后失调、慢性腹泻、肠道寄生虫病等。

病因病机

脾胃失调是疳积形成的关键。如乳食无度,饮食不节,壅滞中焦,损伤脾胃,不能消磨水谷形成积滞,导致乳食精微无从运化,脏腑肢体失养,身体日渐羸瘦,气阴耗损终成疳证。亦可因饮食不洁,感染虫疾而耗夺乳食精微,气血受戮,不能濡养脏腑筋肉,日久成疳。

辨证论治

主症:精神疲惫,形体羸瘦,面色萎黄,毛发稀疏干枯。若兼见便溏,完谷不化,四肢不温,唇舌色淡,脉细无力者,属脾胃虚弱;若兼见嗜食

无度或喜食异物,脘腹胀大,时有腹痛,睡中磨牙,舌淡,脉细弦者,属虫毒为患。

分析:若脾胃为饮食所伤,无以化生气血,肌肤毛发不得濡润,故见疳积主症。脾胃运化无权则便溏,脾不化湿,水谷杂下而完谷不化。脾阳不足则四肢不温。唇舌色淡,脉细无力为脾虚积滞之象。若虫积腹中,脾胃受伤无以化生气血而成疳积。诸虫扰于胃肠则食异物或嗜食无度。木侮脾土故脘腹胀大,时有腹痛,睡中磨牙。脉细而弦是土虚木盛,舌淡是脾胃虚弱之象。

治则:健脾化滞,驱虫消积。

处方:取胃募、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法或补泻兼施。穴取中脘、四缝、足三里。

方义:疳疾由于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所致,脾胃乃后天之本,若脾胃功能旺盛,则生化之源复。取中脘以和胃理肠,足三里扶土以补中气;四缝为奇穴,是治疗疳疾的经验效穴。

随证选穴:脾胃虚弱加章门、脾俞、胃俞、公孙;感染虫积加巨阙、天枢、百虫窝;潮热加三阴交;睡眠不宁加间使。

疗法一

取穴:四缝(双)。

操作规程:用三棱针挑治法。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一手固定被刺部位,另一手持三棱针以15°~30°角刺入2~3mm后,上挑针尖,挑破皮肤或皮下组织,继用手轻轻挤出黄色液体或血液,随之用消毒棉球擦去,直至挤不出液体为止。

疗程:隔日1次,4次为1个疗程。

疗法二

取穴:第一组为四缝(双),第二组为中脘、足三里(双)。

操作规程:第一组用三棱针挑治法。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一手固定被刺部位,另一手持三棱针以15°~30°角刺入2~3mm后,上挑针尖,挑破皮肤或皮下组织,继用手轻轻挤出黄色液体或血液,随之用消毒棉球擦去,直至挤不出液体为止。第二组穴用亳针刺法,中脘用平补平泻法,足三里用补法。对婴幼儿可采取速刺不留针。重症疳积之第二组穴用灸法。

疗程:每3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疗法三

取穴:第一组为四缝(双),第二组为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内落枕(双)。

操作规程:第一组用三棱针挑治法。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一手固定被刺部位,另一手持三棱针以15°~30°角剌入2~3mm后,上挑针尖,挑破皮肤或皮下组织,继用手轻轻挤出黄白色液体或血液,随之用消毒棉球擦去,直至挤不出液体为止。第二组穴用毫针刺法,得气后出针,速刺不留针。

疗程:每日1次,3~6次为1个疗程。

疗法四

取穴:第一组为四缝(双),第二组为足三里、百虫窝(双),病久体弱者配脾俞、胃俞。

操作规程:第一组用三棱针挑治法。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一手固定被刺部位,另一手持三棱针以15°~30°角剌入2~3mm后,上挑针尖,挑破皮肤或皮下组织,继用手轻轻挤出黄白色液体或血液,随之用消毒棉球擦去。

第二组穴用毫针剌法,足三里用补法,百虫窝用泻法。配穴用艾条悬灸。

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若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邀请函

如果您想和更多的中医同路人一起讨论学习,共同进步,欢迎加入针灸医案群。加群步骤:

1.扫描(长按)下方群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