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幽门螺杆菌很多人都不清楚,甚至听都没听说过。
但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近一半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有关。我国每2人中约有1人携带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40%至60%。
很多人都是在不经意的瞬间,就被幽门螺杆菌悄悄“缠”上了。
那么为什么这种细菌容易感染?感染了有哪些症状该如何预防呢?
1、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想要搞清楚幽门螺杆菌为什么容易感染,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英文简称Hp,外观为S型或弧形,在电镜下可观察到一极有多条鞭毛。它是一种人胃黏膜上的病原微生物,幽门螺杆菌能穿过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层,到达黏膜层,这正是其特殊的鞭毛和螺旋结构所提供的动力。
幽门螺杆菌非常顽固,一旦受感染,如未采用正规治疗将终生受累,即自愈率接近于零。
2、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症状
①、胸痛无力,疼痛呈辐射状,即使吃了超量的常规药物,但是还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缓解疼痛。②、饮食减少,有恶心、呕吐、体重减轻、乏力、贫血等表现。③、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排便黑的情况居多,腹泻难以控制,低度或中度发热。④、胃痛、胃涨、胃酸明显加重,伴随无规律的疼痛,发作周期越来越短。⑤、腹部沉重,大便时间没有规律,而且有未知原因的腹泻,便便的形状也很奇怪。⑥、口气重,就是口腔有异味。严重的人往往有一种奇特的口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干净,口腔异味都不能被去除。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感染人群都有这些症状,数据表明,有70%的人感染幽门螺杆后没有症状,10%的人可能存在消化不良,10%-20%的人可能有消化道溃疡。
3、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途径
幽门螺杆菌之所以容易感染主要就是因为它的感染途径很多①、最易在餐桌上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性很强,最常见的传染方式是通过“口一口”传播,或“粪一口”传播。在外就餐,若餐馆的碗筷消毒不达标,或几个人一起吃饭时不使用公筷,互相夹菜,都可能会造成传染。②、刺激性食物由于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致使胃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幽螺杆菌入侵。③、生吃越来越多人开始钟爱西餐、日餐,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就吃,涮火锅肉还没烫熟就下肚,这为感染幽门蝶杆菌埋下了隐患。④、接吻唾液中也可检测到幽门螺杆菌,如果情侣间接吻,幽螺杆菌的传播将畅通无阻。4、哪些人群易感染?①、1-10歹以下的儿童
我国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儿童中,10岁以下被感染者占40%-60%,且每年以3%-10%的幅度急剧增加;而10岁以上感染者,每年仅以0.5%-1%的幅度缓慢增加。患慢性腹泻、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其感染率远高于同龄的健康儿童。
②、居住卫生条件不佳的人
居住在拥挤家庭环境中的儿童,尤其是与家长共寝者,感染几率较大。有调查表明,有上下水系统的城市家庭,不论成人或儿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都低于不具备这种系统的农村家庭。家里没有抽水马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③、处于水污染地区的人
调查发现,饮用池塘水的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饮用井水者,而饮用自来水的人感染率最低。
5、如何预防感染?
①、饭前便后洗手:洗手应着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缝隙,不要给幽门螺杆菌机会。
②、食物要经过高温:幽门螺杆菌有个弱点,就是不耐热,水要烧开才能喝,肉要做熟才能吃,牛奶要消毒才能饮用。
③、少刺激胃: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吸烟,不喝酒饮食,营养均衡,细嚼慢咽。
④、建议分餐:家里有感染患者应选择使用公筷,直至其完全治愈。
⑤、禁止口对口喂食:一定要避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
⑥、牙具定期换:建议使用一段时间漱口水和抑菌牙膏,缓解口腔炎症,牙刷三个月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