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是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的重要部位。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一是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进一步进行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再经脾运化输送至全身。二是把食物残渣下送至大肠,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将小肠泌别清浊后的食物残渣燥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如肠功能 发生紊乱,则会出现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症,影响全身营养的吸收。
慢性腹泻(功能性)慢性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完谷不化,反复发作。脾虚者稍食油腻即泻或排便的次数增多,肾虚者黎明前有脐周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
1调理对象功能性慢性腹泻(无炎症者),或其他器质性病变的人群。
2适应症候经常便稀,大便不成形,每天2~3次,稍食油腻食物或冷饮即腹痛、腹泻。
3穴位组方调理方:脾俞穴、关元穴、足三里穴
基本方:命门穴、肾俞穴、中脘穴、神阙穴
中医认为:慢性腹泻主要是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肾阳虚衰,久病之后或年老体弱、阳气不足、脾失温煦、运化失常而致腹泻。因此调理以补肾气和脾胃为主。所选调理方神阙,为任脉经穴,为人体生命之根蒂,先天精气进入之处,深层为肠,施灸神阙具有温肾健脾,补益元气,祛湿止泻的作用能。
4操作方法首先温补命门,方法同上。命门穴施灸后,再灸脾俞穴、肾俞穴。背部穴位施灸后,再灸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穴。神阙穴灸3~5分钟,其它穴位灸2~3分钟。施灸神阙穴要使顾客感到脐周热量能够渗透较深,扩散范围较大,才能起到温肾健脾、补益元气的效果。通常每个穴位施灸2~3分钟,特殊穴位(如艾热不易渗透的穴位)可以根据左手食指和中指指腹的感觉来调整施灸时间。前5次每日1次,后5次隔日一次。10次后,每周1~2次悬灸调理。
5注意事项(1)嘱顾客应该注意腹部保暖,免受寒邪入侵。
(2)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食生冷、油腻、刺激性的食物。
(3)少食寒性食物。
(4)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