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医院肛肠科宗炳华

大肠癌是结肠和直肠癌总称,统计学发现超过八成大肠癌一经发现已到了中晚期,所以大肠预防和早期发现尤为重要,大肠癌可以预防。大肠癌的预防有三种办法:病因学预防(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积极治疗癌前疾病(有明确大肠癌家族史的人,接受遗传学预测和干预治疗);积极参加定期的健康身体检查(普查)。

一、大肠癌的发病因素:1、与地域差异、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及环境有关。2、饮食因素:(1)高脂饮食:脂肪刺激胆汁分泌与胆盐结合形成致癌因素,导致大肠癌的发生。(2)高蛋白的饮食:长期高动物蛋白及熏、烤、炸等肉食是癌症高发诱因。(3)低纤维素饮食:延长了排便时间,毒素刺激而致癌。(4)维生素减少:有学者发现增加维生素和钙的摄入量,可减少患大肠癌的危险。3、精神因素:长期沮丧、焦虑、苦闷、恐惧、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及精神刺激是癌症的高发原因。4、遗传因素:注意癌症家族史,家族性息肉病及息肉癌变。5、感染因素:加强对慢性结肠炎、直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癌变与病程长,范围广有关,另外,少年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率明显增高。二、早期检查诊断定期进行普查(健康体格检查);对癌前疾病进行必要的治疗(如对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对大肠癌的直系亲属进行遗传学监测,都是获得早期诊断的主要途径。1、加强结肠镜检查,在国外40岁以上人群结肠镜检查可视为常规,特别是高诱发因素人群,长期腹泻及便秘人群,结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措施2、做大便潜血检查,大便潜血阳性者必查结肠镜,大便潜血是息肉病及大肠癌的早期表现。3、大肠息肉的早期切除,并定期检查,是预防大肠癌的重要措施,大肠息肉患者约占肠镜检查人群的10%-20%,大肠息肉在5-10年癌变率明显提高,息肉切除1年后必须每年复查肠镜。息肉蒂粗、基广、体大,病程长,癌变率高,研究证明,80%的大肠癌早期是由腺瘤样息肉演变而来。4、癌胚抗原检查,一定时间内必须测定癌胚抗原持续超过正常值上限5-10倍,则提示大肠癌的存在。5、长期便秘、腹泻及大便习惯的改变,大便形状的改变要引起重视。6、超过半数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而80%的直肠癌可以通过指检发现,肛门指检和肛门镜检查可以作为直肠癌的普查手段,中年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查。三、大肠癌术后的普查以及预防:大肠癌是可以预防的,大肠癌发生前,肠道常存在一个很长时间的癌前疾病(大肠息肉---一种肠道良性肿瘤)。一般讲,从腺瘤到癌,大约平均5年~7年。在这个阶段,医生可以通过肠镜切除腺瘤,防止大肠癌的发生。

即患大肠癌,术后定期复查,化疗及中药扶正抗癌,对预防复发具有明显优势,我院肛肠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制了扶正抗癌汤用于癌症术后抗复发,效果良好。

宗炳华,男,中医肛肠专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经验丰富,中西医结合诊治高位复杂性肛瘘、环形混合痔、慢性腹泻及慢性便秘效果良好,研制的愈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独特,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应用中医辩证及专方治疗各种胃肠病具有突出疗效。

医院肛肠科咨询









































戏说医院那些好好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
阿拉斯加雪橇犬好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