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在内比都举行的-年疾病防治战略计划会议上,医疗与体育部疾病防治计划负责人通努乌博士表示,缅甸HIV(艾滋病)病毒传染率呈每年下降趋势。对于HIV疾病控制类药物ART,政府也将对患病人群提供相应的援助。

据悉,缅甸HIV传染率最高的的年份为年,一年内被传染人数高达人。这一数字随后开始逐年减少,每年被传染人数从9万多下降到3万多人,而年全缅HIV病毒新增人群已经下降到了1万人左右。

但是当局指出,尽管传染人数在减少,但通过共用针管、性传播等却仍是缅甸HIV疾病传染率最高的传播方式。

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缅甸国内HIV传播方式中,共用针管传染率为28.5%、异性间性行为传染率11.6%、同性间性行为传染率14.5%,母婴传染率为%。

缅甸HIV疾病发现在年至年间,但直到年缅甸当局才有能力对HIV疾病进行防治。

年HIV疾病防治项目开始后,到年该项目已为人提供了疾病控制药物,约占HIV病毒携带者的57%。到年政府计划对HIV病毒进行研究,对携带者展开治疗。

据悉,-年疾病防治战略计划将耗资3.8亿美元,GlobalFun(环球基金)援助金额达2亿美元,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UN)、部分NGO组织、医疗与体育部合作组织将援助0.8亿美元。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英文AIDS的音译,它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中文根据英文全称(AcquiredlmmuneDeficiencySyndrome)的字头缩写“AIDS”,音译为“艾滋病”。

这个命名表达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从中可以了解艾滋病三个明确定义:第一,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第二,免疫缺陷: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第三,综合征: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各种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有何不同

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内起,人体就开始了同它的斗争。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症状,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其他病菌就会乘虚而入,使人发生多种疾病,一般被称为机会性感染,如严重的腹泻、肺炎或某些癌症等,这时感染者就成为艾滋病患者了。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患者可由数月至数年,一般为8~10年,最长可达19年以上。

3、健康人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当健康人的皮肤和黏膜出现了伤口,而这些伤口又恰好接触到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和伤口渗出液等,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4、艾滋病可以治疗吗

自年在美国首先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已在全世界蔓延。虽然人类同艾滋病的斗争已有20多年,但到目前为止,仍未发明有效的疫苗和治愈该疾病的方法。

5、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会有哪些表现

艾滋病的潜伏期(指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出现艾滋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一般为6个月~5年,亦有长达10余年者;艾滋病的窗口期(指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形成抗体所需时间)一般为5周左右。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出现症状,可分为四个时期:

(1)急性感染期。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

(2)无症状感染期。常无任何症状及体征。但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几乎达%。

(3)全身性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期。持续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全身有两处以上部位淋巴结肿大,一般1厘米大小,不疼痛。

(4)艾滋病期。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持续不规则低热超过一个月。慢性腹泻超过4~5次/日,3个月内体重下降>10%。患者有突发的咳嗽、气短、血氧分压下降等肺功能衰竭症状,常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弓体虫病,隐球菌脑膜炎,以及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粘膜的Kaposi肉瘤,淋巴瘤等。

6、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

·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接受了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母亲传染给未出生的婴儿

7、吸毒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如果其中有一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注射器就会被污染,那么艾滋病病毒就会通过针具传染给其他吸毒者。

8、输血时怎样预防艾滋病

如果输入了带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接受血液的人几乎无一幸免,都会感染艾滋病病毒。所以,保证输血和血液制品的安全是预防艾滋病病毒经过血液传播的重要屏障。个人安全用血要做到:

(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2)如果必须输血,有权利了解血液是否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3)不要为了所谓“增加抵抗力”盲目使用血液制品。

9、怎样预防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

首先是要保护妇女不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这样孕妇就不会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如果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仍想要生育孩子,医院接受医生的产前指导。生孩子时,可采用腹剖产。孩子出生后,要避免母乳喂养。

10、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一般的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下面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同进餐;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

(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咳嗽、打喷嚏、谈话。

11、怎样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用害怕,更不能看不起、排斥他们。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是:同情、关心并尽力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不扩散他们的病情。

误区一:

艾滋病隐匿在阳光背后,神秘而遥远。

神马?!越来越多的阳光少年成为艾滋病新发感染者?

没错!举个栗子,年-年间,

青少年(15-24岁)新发感染者大幅增长!

OOXX上位

取代毒品注射和血液传播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预防性病、艾滋病,主张“ABC”原则。

什么是“ABC”原则呢?

要实现禁欲并不现实,

而性伴多的话,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坚持使用安全套可以大大降低传播风险。

误区二:

如果一次疏忽导致高危暴露发生,就百分百会得艾滋病。

艾滋病防治,重在预防!

但万一疏忽,没有使用安全套发生了高危性行为,该怎么办呢?

“高危人群暴露和医生发生职业暴露是一样可以阻断的,

应在高危医院咨询补救措施,

医务人员会进行专业评估,

并给予暴露后预防阻断用药建议,同时定期检测。

越早服用阻断药越大概率上不会造成感染。”

误区三:

HIV病毒潜入体内,单凭症状就可以判断。

感染艾滋病毒后如果不治疗,病毒可潜伏在体内长达数年时间,

感染者也没有什么特异症状。

但艾滋病毒在体内疯狂复制,逐渐摧毁免疫系统。如果担心自己的状况,该怎么检测呢?

“主动检测是排除忧虑惶惑的最好方式。

自我检测的方式有很多种,并且简单易行,

通过这些检测,可以简单判断HIV病毒‘阴阳’。

但唯一正确可靠的方法是

去医院或疾控中心进行专业检测。”

误区四:

既然不能根治,那就放弃治疗吧。

医学发达何弃疗?

治疗艾滋病的药物越来越多,

疗效越来越强,毒副作用越来越小。

患者可以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开始美好新生活。

“只要早发现早治疗,

艾滋病感染者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回归社会;

只要坚持抗病毒治疗,

HIV阳性患者预期寿命接近常人,

就算20岁感染也可以活到70多岁。”

误区五:

生活被病毒牵制,就此告别美好生活。

艾滋病患者的生活并不是药罐子的生活。

“新药的疗效增强了,

副作用还不断减少。

患者可以主动选择

符合自己需求的治疗药物,

掌控自己的健康状况,

降低因长期服药带来的影响,

主动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掌控美好生活。”

最后,除了科学治疗,

对患者的心理支持疏导也很重要!

你造,日常生活接触并不会传染HIV。医生、家属、社会各界都应在精神上给予患者鼓励,

帮助他们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走出疾病阴霾,乐观面对生活。

-END-

看完了

喜欢,记得转发+







































治疗白癜风有哪些方法
北京中医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