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方养生指南#
导语:放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很多时候都是无法有效控制的,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尽管我们想尽量控制放屁的声音,但很多时候放屁还是会让人感到非常尴尬。
那么为什么会放屁呢?实际上,这是一种正常的肠道生理现象。我们摄入的食物都要经过肠道消化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一定量的气体,最终被排出体外。
这些气体主要由两个因素形成。一部分是我们吃饭时,随食物一起进入人体的,这部分气体约占40%,其余大部分都是食物消化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我们总觉得放屁很臭,但实际上这些气体中约99%的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带有明显味道的。正常人每天放屁10次是正常的,如果放屁次数过多或过少都是不正常的。
一、频繁放屁是好事吗?
日常生活中,如果放屁次数明显增多,最好还是及时就医。虽然放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很多时候放屁过于频繁,最好还是让医生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以免耽误病情。
但假如你频繁出现放屁现象,而且味道很臭,这种情况就明显不正常,又或者你平时喜欢吃一些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比如红薯,也可能导致放屁次数增加,甚至伴随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
二、经常放屁是肠道出问题了吗?这些疾病可能与“屁”有关
1、肝病
肝病也是一种常见高发疾病,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毒、代谢器官,如果出现损伤,很容易影响身体健康,比如肝硬化,它是由于肝脏疾病逐渐加重导致的一种严重疾病。当出现肝硬化时,肝脏附近血管压力上升,不仅会影响肠胃,导致腹胀,还可能加重发屁症状。
2、肠胃菌落紊乱
传统观念中,细菌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但我们的肠道内,却存在着大量的益生菌。比如大肠杆菌,虽然本质上也是细菌,但肠道内的大肠杆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身体健康。它不仅能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同时还能预防积食。不过,肠道内大肠杆菌数量过多,也会对肠道造成影响,诱发各种肠道疾病,导致放屁次数增多。
3、肠易激综合征
很多人认为,肠道蠕动缓慢是导致肠道疾病的根源,但如果肠道蠕动过快,也会影响肠道健康,比如肠易激综合征。这种症状就是由于肠道功能过强所致。
正常情况下,肠道蠕动频率在10次/分钟,如果患上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蠕动速度会明显加快,甚至达到20次/分钟,容易诱发各种肠道疾病。同时,肠道内大量空气聚集,也会导致频繁放屁。
4、脾虚
人体内水分含量过高不仅会导致大便不成型,同时也会影响消化系统正常运转,出现排便粘稠症状,容易粘在马桶上,难以冲刷。如果人体脾胃虚寒也会出现类似症状,还会频繁放屁。尤其是晚餐或进食过程中,这种现象较为严重,可能还会伴随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脾胃虚寒的人群通常喜欢吃一些生冷食物,所以,建议平时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多吃一些温热食物,少吃冷食。
三、两种屁需要警惕
1、屁有腥臭味
如果放屁带有腥臭味,很可能是肠胃出血所致。因为血液在肠道聚集,经过胃酸和肠道内细菌代谢分解,排便会呈现出沥青状。如果肠道出现肿瘤,放屁就会带有鱼腥味。
2、屁有恶臭味
如果放屁恶臭,很可能是肠道感染了细菌。这类细菌会破坏肠粘膜,坏死的肠道黏膜上皮细胞会随粪便一起排出体外,不仅如此,还可能伴随出现严重紧迫感、持续发热或肠绞痛等症状。
四、如何有效减少臭屁发生
1、及时排便
便秘也会导致频繁放屁,所以,如果想减少放屁次数,最好先改善便秘症状。同时,尽量保持合理的排便习惯,及时排便不仅能减少放屁次数,同时还能避免放屁恶臭。生活中尽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有助于缓解肠道排出恶臭气体。
2、调节饮食
合理的饮食习惯同样有利于减少放屁次数,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少吃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有助于减少肠道气体形成。
同时,要注意饮食方式,吃饭时细嚼慢咽,少食多餐,吃饭时少说话,避免暴饮暴食。这样不仅能减少空气人体进入人体,同时也有利于减轻肠胃负担。同时还有利于保护肠胃健康,减少皮肤异味。
通常来说,导致频繁放屁的因素很多,如果出现臭屁或经常放屁现象,最好及时就医检查,排除疾病因素,如果还有其它症状,应尽快体检。
结语:如果平时经常放屁,而且还伴随其他不适症状,最好及时就医检查,如果是疾病问题,也能早发现早治疗,同时生活中注意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放屁现象,有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