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平台上
有不少妈妈反映
孩子最近频繁拉肚子
是吃坏了?还是生病了?
吃了些药,感觉也不见好
在线求助,宝宝为什么频繁腹泻?腹泻的病因其实有很多种,我们先要搞清楚腹泻的原因。几乎每个宝宝都不止一次地发生过腹泻,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宝宝。所以,它是宝宝们最容易患的“小儿四病”之一。
一般来说腹泻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种。
急性腹泻(1)感染:包括病毒(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等病毒)、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或寄生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梨形鞭毛虫)引起的肠道感染。
(2)中毒:大多数为食物中毒,此外还有重金属中毒,农药中毒等。
(3)其他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急性坏死性肠炎、食物过敏等。
慢性腹泻慢性腹泻病因比急性的更复杂,肠黏膜本身病变、小肠内细菌繁殖过多、肠道运输功能缺陷、消化能力不足、肠运动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疾病和肠道外肿瘤均有可能导致慢性腹泻的发生。
肠道感染性疾病,肠道非感染性炎症,肿瘤引起的疾病;小肠吸收不良,肠动力不足等等。
但是宝宝常见的腹泻原因却有所不同
小儿腹泻病大多数是2岁以下的宝宝,6—11月的婴儿尤为高发。
由于1—2岁的宝宝生长发育特别迅速,所以,身体需要的营养及热能较多。然而,消化器官却未完全发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较少。因此,消化能力较弱,容易发生腹泻。
其次还有一些宝宝由于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差,饮食稍有改变,如短时间添加辅食的种类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断奶,饮食不当,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质食物等,都会可引起腹泻。
由于宝宝全身及胃肠道免疫力较低,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引起腹泻;宝宝因抵抗力较低而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时,也常可引起腹泻。
宝宝常见腹泻的病因
脾虚泻:脾胃虚弱导致吃完就泻,大便里有不消化的食物、乳块等,但不臭,宝宝面色发黄,不够精神。
伤食泻:因为宝宝吃得过多导致腹胀、腹痛,泻下大便酸臭,由于饮食过多损伤脾胃,导致宝宝不想吃饭。
风寒泻:因为外出玩耍、洗澡不注意或天气转凉没有及时加衣等外因导致宝宝腹部受凉,大便清稀、有泡沫或呈绿色,有的宝宝会有发热的症状。
.脾肾阳虚泻:就是我们常说的“五更泻”,早上四五时大便,久泻不止,面色发白,怕冷,手脚凉,精神不振。
湿热泻:泄下急迫,大便臭,少数会有黏液,肛门周围红肿,食欲不振,唇干,有时会有发热的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夏季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期,小儿比较容易患上消化道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腹泻。该病起病快,伴有发烧、呕吐、痛等症状。不要以为夏天拉肚子是小毛病,更不能因此而麻痹大意。
要注意少吃生冷刺激食物,易腹胀的食物,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也要少吃,这些食物在肠功能紊乱的肠道内易发酵腐败,很可能加重宝宝腹泻。
﹏﹏﹏﹏在举行的“小孩腹泻病研究和临床管理新进展研讨会”上,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消化学组、感染学组组织有关专家制定,该共识指出儿童腹泻治疗原则为:腹泻的主要危险是脱水和营养不良,应尽早补液防止脱水。腹泻时锌大量丢失和吸收减少,锌是机体必需的营养素,所以补充锌对患儿健康恢复和保持儿童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继续合理喂养(包括提倡母乳喂养)。
预防腹泻很重要
应注意和改善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培养小儿食前洗手的良好习惯;同时对病儿要做好消毒隔离,以防疾病传染。
宝宝腹泻的治疗原则是:预防脱水,合理饮食,合理用药。医院治疗的千万不要耽误。小儿腹泻应该重视起来,腹泻除了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严重的还会影响到生命,所以一旦发现小儿腹泻,家长医院接受治疗,治疗腹泻不能拖,希望广大家长要注意了。
RECOMMEND推荐阅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