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将至,各类胃肠道疾病也随之增多,腹泻便是其中之一,一般是由是多病原、饮食和气候原因引起的,其大便的最大特征为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有的则伴有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甚至酮酸中毒。根据病因,腹泻一般分为:一。感染性腹泻1。细菌感染:如沙门菌属、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真菌(肠念珠菌)等。2。病毒性感染:如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等3。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血吸虫、梨鞭毛虫等。以上病因小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尤其是寒冷季节和春秋季(俗称季节性腹泻)二。非感染性腹泻:1。消化性腹泻:由消化不良,吸收不良或暴饮暴食造成。2。激惹型腹泻和旅行者腹泻:常由外界刺激所引起的,比如水土不服,生冷食物,辛辣油腻食物或受寒。3。菌群失调性腹泻:肠道菌群混乱,尤其是长期服用抗菌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4。功能性腹泻:一般多为精神因素和结肠过敏(牛奶,大豆制品过敏)、脂肪代谢不良、糖代谢不良造成的腹泻。脂肪代谢不良尤见于婴
儿。三。肠道外感染有时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亦可产生腹泻症状,即症状性腹泻。年龄越小越多见。腹泻不严重,大便性状改变轻微,为稀糊便,含少许黏液,
无大量水分及脓血,大便次数略增多,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中耳炎等并发腹泻。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腹泻症状渐消失。
腹泻临床表现和常伴症状
腹泻一般多分为急慢性两种。急性腹泻多见于肠道感染,食物中毒等。痢疾样腹泻:腹痛、黏膜被破坏、有脓血性粪便、里急后重;水泻:没有红细胞和脓细胞、不伴有腹痛和里急后重。慢性腹泻:起病缓慢多见于阿米巴、血吸虫,肿瘤等。小肠炎性腹泻,腹泻后腹痛多但不缓解。结肠炎性腹泻。腹泻后腹痛多但可缓解。1,轻型:起病可缓可急,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大便次数增多(3~10次/天)及性状改变;无脱水、酮酸中毒症状,常有饮食因
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儿童可表现为无力、苍白、食欲低下。大便化验可见少量白细胞。2,重型: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酮酸中毒症状
(发热、烦躁、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3,胃肠道症状: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呕吐咖啡色液体,食欲低下,腹泻频繁,大便每日十至数十次(幼儿),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
含有少量黏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4,脱水:由于吐泻丢失液体和摄入量不足,使液体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减少,导致不同程度脱水,对于儿童来说可造成等渗、低渗或高
渗性脱水,以前两者多见。5,酮酸中毒:一般与脱水程度平行。轻者无明显表现,重者可有面色灰白、口唇樱红、呼吸深快、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昏迷。6,低钾血症:多见于急性腹泻脱水部分纠正后,或慢性腹泻和营养不良伴腹泻者。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双腿无力等7,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
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1)轮状病毒性肠炎(季节性腹泻):好发于秋冬季,儿童为高位人群,通常病初先发生呕吐,后出现腹泻(成人先腹泻后呕吐),大便
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常伴发热和上感症状。为自限性疾病,无特效药物治疗,病程3~8天后可自愈。大便镜检偶有
少量白细胞,大便轮状病毒检测。(2)诺如病毒性肠炎: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学龄儿童和成人,寒冷季节呈现高发。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
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
黏液脓血,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酮酸中毒。为自限性疾病,无特效药治疗。病程3~8天后可自愈。(3)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以5~8月份最多。起病较缓,大便呈黄色蛋花汤样便,有腥臭味和较多黏液,伴有呕吐,但无多无发热,大便镜检有少量白细胞,细菌培养可明确诊断。(4)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主要感染学龄儿童,起病急,腹泻频繁,大便黏冻状含脓血,常伴呕吐、腹痛及里急后重,可有高热,全身中
毒症状重,甚至休克。(5)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9~11月为高发季节。起病急骤;大便每日10~20次,水样便,腹泻时伴腹痛或绞痛、
恶心、呕吐、精神萎靡和发热,严重者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病程持续数日,有自限性。这也是旅游者腹泻的主要病原。(6)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好发于夏秋季,潜伏期2~7天。起病急,病情重。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大便次数多,开始为水样便,
后为血水便,有特殊臭味,大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7)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史的是易感人群,大便黄绿色水样,似海水色,黏液多,有腥臭味;伴有不同程度的全
身中毒症状;大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和成簇的G+球菌,便培养有金葡菌生长,凝固酶阳性。(8)真菌性肠炎:多见于营养不良或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史,患者常伴鹅口疮;主要症状为腹泻,大便黄稀,泡沫多,有发酵味,有时
呈豆腐渣样;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体和菌丝,沙氏培养基作真菌培养确诊。(9)伪膜性肠炎:由难辩梭状芽胞杆菌引起,几乎各种抗生素均可诱发此病。非感染性腹泻的症状多为水泻,严重者会伴脱水症状。如脂肪泻和陶土色粪便为肠道阻塞、吸收不良综合征;黄绿色混有奶瓣多为儿童消化
不良。。激惹型腹泻多为水便并伴有粪便颗粒,下泻急促,同时腹部有肠鸣,腹痛剧烈。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有脓血
性粪便。
药物治疗治疗原则:继续进食,合理调配,维持营养;迅速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控制肠道内外感染;对症治疗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避免滥用抗生素。儿童诺出现连续呕吐,吃啥吐啥,请及时就医挂水,补充能量液和补钾,等症状改善后给于米汤。一,体液补充及早纠水、电解质平衡。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用口服补液盐。二,对症治疗1,止泻:蒙脱石散剂,起到敛水作用。洛哌丁胺仅对非感染性腹泻有效。2,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等微生态制剂。3,助消化:可用胃酶合剂、多酶片等。止吐:多潘立酮4.补锌:可用葡萄糖酸锌。急性腹泻病患儿能进食后即予以补锌治疗,大于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含元素锌20mg,小于6个月的患儿,每
天补充元素锌10mg,疗程为10~14天。5,糖原性腹泻:采用去双糖饮食,可采用豆浆(每ml鲜豆浆加5~10g葡萄糖),酸奶,或者低乳糖或不含乳糖的奶粉。6,过敏性腹泻:有些儿童在应用无双糖饮食后腹泻仍不改善时,需考虑蛋白质过敏(如牛奶或大豆蛋白过敏)的可能性,应改用其他饮食。7,对于腹痛较重或反复呕吐腹泻者:可用山莨宕碱片进行缓解。但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严重炎症性肠病患者慎用。三,对因治疗病毒性肠炎,有自限性,抗菌素无用,唯一解决途径为提高自身免疫力和对症治疗。细菌性肠炎根据病原,选择抗生素,或根据药敏试验结
果调整。1,感染性腹泻:对痢疾、大肠杆菌感染首先苋菜黄连素。对于细菌感染的急性腹泻应用喹诺酮类药物(18岁以下和70岁以下患者禁用)。2,消化性腹泻:对蛋白质摄入过多造成消化不良者应用胃蛋白酶,若伴有腹胀可并用乳酶生。脂肪摄入过多者用胰酶。3,激惹性腹泻:蒙脱石散剂加微生态制剂,同时注意腹部保暖,控制饮食尤其是生冷、油腻、辛辣食物。蒙脱石散剂首次剂量加倍。儿童
:1岁以内一日一包分2次服用;1-2岁,一次一包,每日一次。2岁以上,一次一包,一天2-3次。成人可选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其可促进肠
道水分吸收,抑制胃肠运动和收缩。4,肠道菌群失调者:首选微生态制剂5,病毒性腹泻:蒙脱石散剂,微生态制剂,口服补液盐,微生素C,双黄连口服液。6,慢性腹泻患者:多为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居多。患者可考虑补脾益肠丸和固本益肠丸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