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即将结束
酷暑难挡的桑拿天
马上就要到来
在这炎热的“三伏天”里
除了你最爱的空调、wifi、西瓜
还有一样东西一定不能错过
那就是每年夏天比太阳还火的三伏贴
无锡百佳三伏贴线上答疑来啦
7月6日
我们邀请的是
医院
张文馨医师
参与线上答疑
现在
我们征集
大家关于三伏贴的任何问题
张文馨主治医师中医硕士
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取得中医硕士学位,师承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实验针灸分会主任委员杨永清教授,传承河南邵经明教授(河南中医针灸专业奠基人)针灸流派。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中西合参,辩证施治,对妇科(月经调理、痛经、卵巢保养、面部美容、更年期调理)、儿科(儿童脊柱侧弯、青少年发育成长、脾胃虚弱、尿床、过敏体质)、骨伤科(中风后遗症、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落枕、肩周炎、运动伤害、关节炎)等方面常见病症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针对产后女性体质虚弱、根据个体差异,给予中医调理,帮助产后女性快速恢复窈窕身材,生理机能恢复到产前良好状态,具有深厚造诣。
擅长:在中医领域擅长以针药并用,治疗月经不调、妇科病、产前调理、产后月子调理和体型调整,以及各种骨伤酸痛、运动伤害、青少年促成长发育、中风后遗症等内妇儿骨科常见病。
参与方式
扫码进群
可向专家提问
任何你对三伏贴的疑惑
如人数已满
可添加小编号
小编拉你进群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灸是天灸疗法中的一种,因其选在每年的三伏天进行治疗,所以称为三伏灸。
天灸疗法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北宋年间,民间广泛应用于治疗内外、妇、儿各种疾病。
天灸则是中医传统灸法中非火热灸的一种,又名为自灸、冷灸,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该法选用某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敷贴于人体的穴位,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肤的充血,甚至起泡,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三伏贴安排
初伏年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1年7月22日-7月31日
中伏2年8月1日-8月10日
末伏年8月11日-8月20日
三伏灸目的
三伏灸,中医医学的瑰宝,此时,人体腠理疏松,气血畅通,药性易于深达脏腑,三伏灸乘其势而治疗,达到祛病强身,提升免疫力,往往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
临床观察
根据临床经验咳喘患者除了进行规范的内科治疗,在三伏天贴了“三伏贴”以后,冬天哮喘发作的次数减少了,症状减轻了,病情较轻的患者甚至有的就没发作。
儿科医师也从临床发现,很多免疫力低下、冬天容易感冒俗称“易感儿”的孩子们,自从贴了“三伏贴”以后,冬天感冒的次数少了,症状轻了,病程短了,吃点药就容易控制。
除哮喘之外,“三伏贴”对咽炎引起的咳嗽以及过敏性鼻炎也有很好的疗效,同时三伏灸药饼贴敷治疗肩周炎、网球肘等寒湿痹证,体寒引起的病症皆可有显著疗效,且不受时间限制。另外,也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三伏贴适应症
呼吸疾病:虚人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胃肠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儿科疾病:消化不良、遗尿、厌食、发育较慢
骨科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颈腰椎病、软组织劳损
其他疾病:四肢寒凉怕冷,免疫低下、过敏性体质、亚健康体质
贴药后须注意事项
敷贴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肤可能有灼热和红润,贴药后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
同时提醒,敷药的当天以及次日不能吃生冷、海鲜、辛辣等易发食物,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还有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不洗冷水澡,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三伏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药有些为有毒之品,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关于三伏贴的误区
误区:能治百病专家说,“三伏灸”对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特别疗效,并非能治百病。做“三伏灸”之前,一定要提前找医生诊断,看是否适合做。
孕妇、阴虚火旺体质者、皮肤严重过敏的人都不适合“三伏灸”的治疗。
小提醒
药膏所用药物易挥发,及时制作及时贴药效果最佳。如果自己带回家贴,穴位定位可能不准。由专业医生选定穴位及时贴药,效果才有保证。
参与方式
扫码进群
可向专家提问
任何你对三伏贴的疑问
如人数已满
可添加小编号
小编拉你进群
--广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