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
作者:Silver
最近翻阅日本学者细井董三的《标准胃镜检查》一书时看到这段内容:
萎缩性胃炎真的没有活检必要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变薄、固有腺体减少的一种病变,在组织学上可分为:①化生性萎缩,胃黏膜固有层部分或全部由肠上皮腺体组成;②非化生性萎缩,胃黏膜层固有腺体数目减少,取代成分为纤维组织或纤维肌性组织或炎性细胞(主要是慢性炎性细胞)。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可伴有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表现。
年中华医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非萎缩性胃炎最常见(59.3%),其次是慢性非萎缩或萎缩性胃炎伴糜烂(49.4%),慢性萎缩性胃炎比例高达23.2%(但多为轻度)。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癌变率。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较高,因此很有必要为此类患者进行活检。此外,中华医学会提出,若活检为中至重度萎缩并伴有肠化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应在1年左右随访1次,不伴有肠化或上皮内瘤变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可酌情内镜和病理随访。
传统的内镜检查因自身局限性,无法准确判断胃萎缩和肠化生。影像强化内窥镜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内镜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提高了内窥镜下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率。这类新型内镜包括色素内镜、高分辨放大内镜、窄带成像内镜(NBI)等。目前全球仅有日本是常规使用这些新型内窥镜技术的国家。这也可能是细井董三在他的著作中提出“萎缩性胃炎”没必要活检的缘由。我国新型内窥镜的普及率并不高,医院甚至连普通的白光内窥镜都没有。因此,于我国,仍是有必要对萎缩性胃炎进行活检。
参考文献
[1]SuganoK,TackJ,KuipersEJ,etal.KyotoglobalconsensusreportonHelicobacterpylorigastritis[J].Gut,,64(9):~.
[2]房静远,刘文忠,李兆申,等。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年,上海)[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07):44~55.
[3]张亚力。实用消化病学-图解诊断与治疗方法[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8
(本文系医学界杂志原创,转载需授权并注明来源作者,欢迎投稿和版权合作,小编联系方式:邮箱liushiyi
yxj.org.cn,北京哪家白癜风专科医院好北京中科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