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三伏贴’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像热证、咳血、纯阴虚肺燥的病人不能贴敷。太小的儿童和孕妇也不能贴敷,孕妇贴敷容易影响胎气,小孩子皮肤过于稚嫩,容易起疱感染。一些中医馆不顾后果,将三伏贴宣传的老少皆宜,危害很大。”

—————三伏贴的科普—————

1.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流源于《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天人相应”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学说的有机结合及具体体现。对于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冻疮、虚寒性腹痛或腹泻等虚寒性疾病,好发于寒热交换或秋冬寒冷季节,遇冷则诱发或者加重,称为“冬病”,中医认为“虚”和“寒”是其重要发病因素。夏季阳气旺盛,在这个季节补足人体阳气,可以更好的祛除体弱儿体内寒气,冬季则不易被寒凉侵袭,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虚寒性疾病的目的。

2“三伏贴”贴敷是何时?

“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所以农历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多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人之阳气旺盛,腠理开泄,气血趋于体表,中药穴位贴敷最易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吸收,驱逐伏痰,宣肺通络、气血调和、固肾强身。

如何计算三伏时间呢?三伏天是从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叫做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个庚日叫做中伏(10天,也有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则是末伏(10天),随后季节变化开始进入秋季。

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

年7月11日至年7月20日

中伏

年7月21日至年8月9日

末伏

年8月10日至年8月19日

为了顺应天时,“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一般确定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1天,但如果错过了也没关系噢!无论在初伏内哪天贴敷,只要天气晴朗炎热效果都不错,注意在接下来的中伏、末伏对应的日子继续贴敷就行,连贴“三伏”效果更优。

3.哪些孩子适合贴敷?

哮喘、慢性咳嗽、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反复呼吸道感染、遗尿、慢性腹泻者,以及虚寒体质表现为体弱易生病、活动爱出汗、冬季手足发冷、进食生冷后腹痛腹泻的孩子都可参与。

医院科室

(避免打广告)

贴敷随访临床观察表明:

有85%过敏性鼻炎的小朋友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且对于伴有不同程度的腺样体肥大的小朋友,

其打鼾、磨牙、张口呼吸、睡眠辗转反复等

症状也有着一定的改善。

一些反复唠叨的注意事项

(1)如果孩子出现感冒发热、咳喘、咽红肿痛等情况,应暂缓敷贴。先治疗当下疾病,以免造成疾病的加重,待疾病痊愈后可再行敷贴治疗。

(2)对敷贴药物成分过敏者慎用。

(3)经医生评估,热性疾病、阴虚火旺患儿慎用。

稿件来源:医院

素材来源:soofig、网络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上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