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常表现为排便次数过多,每日数次至十数次;大便过稀,松散甚至水样;黄色或黄绿色,可能有粘液。

婴幼儿腹泻的分类

连续病程在2周以内的腹泻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为“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

乳糖不耐受:慢性腹泻一个常见原因是乳糖不耐受,就是乳糖消化不良。当宝宝吃奶后,其中的乳糖在小肠内经过乳糖酶的水解后被吸收利用。但有的宝宝肠道先天缺乏乳糖酶或肠道发育不成熟导致乳糖酶暂时分泌不足,致使乳糖在小肠内不能或不能全部被水解而直接进入大肠。在大肠细菌的作用下产生酸性气体,刺激肠道因而导致腹痛、腹胀和腹泻。宝宝乳糖不耐受的典型粪便是水样便,可能有泡沫,酸臭味。

牛奶蛋白消化不良:经常发生的、程度较轻的、非感染性的拉肚子,除了乳糖不耐受的原因之外,还可能是牛奶蛋白消化不良。大多数配方奶都以牛奶蛋白为蛋白质来源,这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比母乳中的蛋白质难消化。宝宝的胃肠道还没发育成熟,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大分子的牛奶蛋白,一旦发生牛奶蛋白消化不良,可能表现出各种症状,其中包括慢性腹泻。

肠道菌群失调:急性腹泻如果治疗不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也有可能会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的防治:慢性腹泻主要通过饮食干预来预防和治疗。母乳喂养儿应坚持母乳喂养,妈妈饮食偏清淡,少吃油脂食物和生冷食物,以及海鲜类高蛋白食物。人工或混合喂养儿,可以根据宝宝体质,通过适当添加益生元及水溶性膳食纤维,改善宝宝肠道健康,恢复菌群平衡,缓解宝宝慢性腹泻的症状。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曝光
白癜风临床科研与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