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推送优质的经方医学知识
珍藏“经方医学频道”
(18)泄泻(慢性腹泻)
焦某,女,70岁。年7月16日初诊。
主诉:腹泻伴乏力2年余,加重3个月。
病史:2年前,患者不明原因而腹泻,每天大便3~4次,稀溏便,量多,自此一直持续发病。近3个月来,因生气而腹泻加重,每天大便5~7次,泻前肠鸣腹胀难受,腹中气体多。吃饭难以消化,食后即感胃中撑胀、满闷难受。患者一直消瘦。医院检查,排除了甲亢、糖尿病等,诊为慢性腹泻。为治疗该病,听到哪儿治得好就去哪儿,到处求医,常服西药,也服过多剂汤药,疗效不明显。因长期治疗效果不好,患者心烦焦虑异常。听人介绍,前来我处求治。
刻诊:精神差,乏力,腹泻,每天大便5~7次,稀溏便。泻前腹部胀满肠鸣,自感气体在腹中乱窜,频频矢气。腰腹部发凉,膈气频频,口苦,口干不渴,无恶心呕吐,无恶寒发热,纳差,消化功能差,心烦焦虑,舌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黄滑腻,脉细,寸关弦尺沉。
六经脉证解析:精神差,乏力,腹泻,腹胀满肠鸣,纳差,消化功能差,食后胃中胀满,舌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滑,脉细,寸关弦尺沉,为太阴病,中焦失运,水饮内停,下趋于肠道。
口苦,口干,肠鸣,心烦焦虑,苔黄滑腻,脉弦,为阳明病,阳明湿热,气机逆乱。
六经辨证:厥阴病。
病机:胃中不和,中焦失运,水热互结于肠道,气机升降失常。
治疗:生姜泻心汤合诃黎勒散加味:
旱半夏30g,干姜10g,生姜30g,黄连5g,黄芩15g,白人参15g,炙甘草15g,煨诃子20g,茯苓30g,红枣8枚(掰开)。6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二诊:患者说,你的药“中”(河南方言,好的意思),吃了后腹部已经不恁胀了,腹泻也减轻了。效不更方,上方调整剂量又服5剂:
旱半夏30g,干姜18g,黄连6g,黄芩18g,白人参18g,炙甘草30g,煨诃子30g,茯苓30g,红枣8枚(掰开)。6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三诊:患者说,我在哪儿吃药都没有你开的药有效,现在已经知道饿了,想吃饭了,就是腹部还胀满发凉,还腹泻,但每天只有1~2次。舌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弦。
六经辨证:太阴病。
病机:中焦寒湿。
点击视频,直接观看!
治疗:理中汤合诃黎勒散加味:
干姜20g,生白术18g,白人参18g,炙甘草30g,煨诃子30g,茯苓30g,砂仁6g。6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四诊:患者说,这个药吃后心里温乎乎的,现在已经不太泻了,也有劲儿了,精神也好多了。
重点着眼于温中,上方去诃黎勒散又服18剂,痊愈。
嘱患者继服附子理中丸1个月,以巩固疗效。
六经方证病机辨治思路
该案患者一诊时,从证舌脉来辨,病机关键就是胃中不和。胃中不和导致中焦不运,食滞水停,气机逆乱。而水饮比较突出,水多于热。所以主方选用生姜泻心汤和胃降逆除痞,祛湿热而止利。
传承古老医术,弘扬中医文化为健康保驾护航。▼
经方医学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