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艰难险阻、不堪回首的治疗,很多幸存者都有无法逃避的心理阴影:就像身体里挂着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忐忑、焦虑,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网的一篇论文中,一名医生谈到一个事例:

一位淋巴瘤患者康复后,成为了当地癌症康复协会的创始人。在公共场合都是正能量,讲述如何面对癌症,如何积极抗癌,不要怕!

十多年后,有一天他住院了,出现黄疸,肝部有阴影。医生去探望时,他正在给妻子交代后事,虚弱而凄惨地说:这一次我真的不行了,逃不过这一劫了……说得潸然泪下。

“相交十余年第一次看到这么坚强的他如次伤感,不由感叹人性的脆弱。”医生感叹。

但了解情况后,医生判断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淋巴瘤很少突然转移到肝。后来一查,原来是啤酒过量,是慢性肝病加酒精过量引起的急性肝损伤。

很快就康复,也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风采。

在癌症患者被临床“治愈”的半年到三年内是癌症复发的高发时期,这其中有各种原因,包括自身免疫力的下降、环境、精神、饮食、患者自身情绪等。

如何防止复发,很多医生给出的建议其实并不是太复杂。秘诀就是增强免疫力,一个是心理的,一个是身体的。如何提高免疫功能?不要被商家忽悠了

人的情绪对身体免疫力的影响还是挺大的,心理上要乐观大度,积极向上,相信自己。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过,精神上的影响力,有时还真的挺大的。

今年清明前夕,回了一趟华容老家。叔叔屋后的邻居,一位70多的老人,隔了一年多再见到他,身体还很健旺。在此前2年,我就曾听叔叔说,老人患了癌症。

治疗回到家后,老人耳朵有些聋,交流不方便,于是,一个人每天只做一件事,做蔑活。砍竹、劈蔑、编织,一个人做。不管天晴下雨,老人天天就做这一件事。他沉浸在做蔑活的快乐里,而每一个箩筐、篮子,卖个三五十块,他也特别开心。

“要是不做蔑活,说不定他早就走了。”我叔叔好几次这么感叹。

有时心理上的压力,要靠身体来缓解。在身体上,要生活规律,饮食健康,适当锻炼,远离烟酒等容易诱发癌症的因素,充分休息。

比如肺癌患者手术后一到三个月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些豆芽、菠菜、玉米、胡萝卜和粗纤维谷类,防止便秘。每天进行强度较小的有氧运动,比如爬山、散步,每天喝足够的水。另外一定要注意防止感冒。

有时人们认为服用某些维生素、中草药或其他膳食补充剂会让他们在防止癌症复发时获得额外的好处,但目前的研究并不支持这种观念。

我们每天吃很多种食物,很难确定某种食物的抗癌或致癌效果,经过很多项研究,发现没有一种膳食补充剂有抗癌效果,过量反而会导致癌症,从这个角度,如果能够从食物中摄取,就不要吃任何膳食补充剂。

在锻炼方面,目前还没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有助于预防癌症复发。但确实有研究表明,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减少焦虑和抑郁,改善情绪,提高自尊,并减少疲劳、恶心、疼痛和腹泻的症状。

上面应对癌症的复发的办法,其实只是如何做好自己,降低复发的风险。癌症复发的原因,其实还挺多、挺复杂的,有些并不是个体就能掌控的。

比如癌细胞在治疗阶段会暂时潜伏下来,即使用尽目前所有的检检查手段也查不出来,条件合适了就重新生长;有的时候,是患者接受的治疗不够规范,在治疗前对肿瘤的病理和分期都没有搞清楚;有时候不配合,未接受完整的放疗化疗。

对于癌症的复发,现在要预测还是不可能,技术上实现不了,也没有人能够保证在癌症治疗后永远不复发。

需要清醒认识的是,复发后的治疗要更为困难,原因是初始治疗后身体可能残留一些极小的癌细胞群体,很早就迁徙出了手术和放疗的范围。癌细胞也对第一次治疗产生一定的抵抗力。

此外,癌症幸存者因为前期的治疗,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在复发后,更多是情绪上的强烈打击,容易丧失信心,也容易放弃。

所以,如果不幸复发,还是要尽快确定新的治疗目标:

要控制癌症?还是要治愈?还是只提高生存质量?确立自己病情所处不同的阶段,寻找最现实可行的治疗目标,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这次治疗后癌症复发的几率是多少?”很多问题是难以回答,一下找到答案的。有时答案完全取决于另外的因素:

你的癌症类型

首次诊断和复发之间的时间间隔

癌细胞的侵袭性

你的年龄

你的整体健康状况

你的治疗方案

你对治疗的耐受程度

你能接受治疗的时间长度

更多故事:

我是一名肿瘤医生,三年前患了“胆囊癌”

妈妈接连遭遇“乳腺癌”“肺转移”“子宫肿瘤”,都扛了下来

从警37年的女警官,患癌瞬间还是痛哭流涕

一名肿瘤内科医生患癌后的忠告:每天坚持喝毫升白开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