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给我触动很大的书。

然而,我估计,这本书很难有可能在国内出版。

书的名字叫《医学灵媒》,英文名——MdicalMdium

书的副标题是「隐秘的慢性疾病背后的秘密,以及如何真正地疗愈」。

这是一本奇书。而作者的身份就充满神秘感。

作者名叫安东尼·威廉(AnthonyWilliam);他自称是一个「灵媒」。他声称能和某个神灵(thMostHigh)对话,而这个神灵能够告诉他许多信息——他遇到的人有哪些疾病,那些疾病又是如何产生的。

因为这种「玄幻」的背景,所以不难想象——这本书可能会被当作封建迷信,也可能会被当作神棍的自传。

不过,尽管饱受争议,但它却成为了美国亚马逊的超级畅销书——在亚马逊上的书评已经接近,超过80%的人给出了5星评价。

所以,不管你觉得这是玄学还是真正有价值的,这本书本身已经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事物。

而当我同时怀着「宽容」和「批判」的态度去阅读时,我确实得到了一些启发。

《医学灵媒》解读(一):隐秘的疾病

作者:安东尼·威廉解读者:木森

因为某些疾病,许多人在不停地就医。

我所知的一位女士,在7年内看过了超过名医生。

在就医的过程中,有些人得到了他们所属的标签——狼疮、纤维肌痛、莱姆病、乳糜泻、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甲状腺功能紊乱、失眠、抑郁……

然而,他们却一直无法好转。

而对于另一些病人,医生们找不到适合他们的标签,于是索性告诉他们——「你没病,你就是想太多。」

而事实上,这两种人患有的都是「隐秘的疾病」。

①三种不同的「隐秘疾病」

隐秘的疾病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叫「无名的疾病」。一个人可能去看了一个又一个的医生,做了一遍又一遍的检查血清检测、核磁共振、超声波检查、内镜检测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最后,医生告诉他:你没有问题。

这样一来,唯一的解释就是,病人的病痛来自于大脑——他工作太忙太焦虑了,学习负担太重压力太大了……而这,对于一个神志正常的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如果,医生相信病人的病痛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医生可能会管它叫「特发性XX征」。所谓「特发性」就是「病因不明」,只不过「特发性」三个字看上去更加厉害一些……

第二类隐秘疾病叫「无效的治疗」。

这一类疾病有确立的名称,但没有治愈的方法。常规治疗对病人的健康没有任何作用——甚至可能会恶化病人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常常被告知要和这种病痛生活一辈子。

在最好的情况下,病人或许能得到控制症状的处方药——比如「多发性硬化」的患者得到的激素治疗。

然而,这些药物不会让疾病本身有任何改善。

第三类叫「错误的诊断」。在这种情况下,病人确实得到了某个疾病标签。只不过,这个标签是错的。比如「乳糜泻」被误诊为「肠易激综合征」……

在寻求疾病解决方案的路上,病人常常落入不同的分类中。

在看第一个医生时,病人被告知她的问题是心理因素,转移一下注意力就能马上好起来。

在看第二个医生时,病人被告知她的确存在问题,于是被贴上了狼疮的标签,并接受了无效的治疗。

在看第三个专家时——这次,病人被误诊了。

于是,她离健康越来越远……

②答案上瘾症

医学界已经患上了答案上瘾症。

对于健康,医生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因此,无论是常规医学还是替代医学的医生,他们都希望给出一个答案——给病人的病症做出一个解释。

但如果,他们真的找不出答案呢?

他们会开始否认——他们绝对不会说「我不知道」。

这种否认有时会让他们给出一个疾病的标签。有了一个标签,他们就能开一些抑制症状的药方或膳食补充剂。

有时候,这种否认会让他们推卸责任——让病人去看心理医生。……

如何解决这种怪象?和所有的上瘾一样,第一步就是承认。

医学界需要承认他们存在这个问题——向病人承认他们不知道。与此同时,他们才会承认有许多女性确实因为疲劳和肌肉疼痛而饱受折磨——这些病痛都是真实存在的,而并非是心理因素在作祟。

只有这样,研究人员才能拿到足够的经费去弄清楚「纤维肌痛」的真正原因。——这对所有「隐秘疾病」都是一样的。

许多母亲告诉我,在20年前,她们就被这些慢性疾病所困扰。她们被诊断为甲状腺功能紊乱、荷尔蒙失调或多发性硬化症。

而在20年后的今天,她们看着她们的女儿正经受着同样的病痛。

这些母亲告诉我,当她们第一次被诊断的时候,她们从未想过:

在医疗高速发展的今天,过了20年,她们的疾病仍旧无法治愈,甚至连一个合理的解释都没有!

她们无法想象,她们的女儿会经受和她们一样的疾病……

③并不是你想太多

当病人的疾病缺乏临床解释时,医生们会想到一种自以为有用的方法——告诉病人,这是他们的心理问题。

医学界相信,告诉病人心理有问题,病人可能会自我察觉,最终得到恢复——然而,并不是。

对于慢性的隐秘病症,根源往往是生理问题。心理问题只是一个表征。

试想一下,一个天天腹泻的所谓肠易激患者,他肯定会焦虑,肯定会紧张。「我出门就会把大便拉到裤子里」你说他能不紧张?

一个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所谓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无法正常学习,无法正常工作,他能不抑郁吗?

家人和朋友们告诉他们,不要去东查西查了,接受他们目前的诊断就好了。

然而,有些东西仍然会推着他们继续向前走:人类生存的本能;活出极致的决心;以及「我值得拥有健康」的信念。

如果你正在经受着慢性的疾病,我想你一定听到过别人这么说

你看起来很健康的呀。

这时候,你或许会微微一笑。

因为你更无法承受的话是

「你怎么还这么憔悴」「你怎么还这么瘦」或者「你怎么还这么胖」。

当然,这样说都还算是好的。

更糟糕的是,会有朋友或家人告诉你,

「你听我的,吃了这个药就会好。隔壁老王他老婆就是吃这个药好的」

「我跟你讲,你就是运动太少了,你每天做个俯卧撑保证『药到病除』」……

健康的人会认为患病的人只用改变他们的想法就能够获得康复。

他们会以为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就能战胜一切疾病。

他们会认为这些得慢性病的人就是矫情,就是希望多获得一些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