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研究已经确定犬猫肠道生存着一群复杂的共生菌,它们被称为微生物,可以是有益的或有害的寄主。有证据表明,肠生态系统的细菌组合影响着急性和慢性肠病的发病机理,包括慢性炎性肠病(IBD)。炎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粘膜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生物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健康的肠道菌群

哺乳动物出生后不久,肠道进来了共生细菌。这些寄居的肠道细菌对宿主的粘膜免疫系统的发育和稳态非常重要(即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肠道微生物还能通过竞争氧、营养物和粘膜粘附位点或者通过生产抗菌物质(如细菌素)来帮助抵御肠道致病菌的入侵。结肠细菌将有机物转化成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SCFA;如乙酸、丙酸、丁酸),是结肠上皮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SCFA刺激粘膜生长和上皮细胞的增殖。短链脂肪酸对pH值的降低作用也有助于抵抗病原体。微生物的组成依赖于宿主的特征(年龄、基因型、健康状况)、饮食结构和环境因素。肠道生态系统由常驻微生物群落与宿主细胞组成,它们的相互作用被称为肠道菌群。

随着分子微生物学的新进展,人们可以分析无菌培养下复杂的细菌种群。常规的细菌培养评价肠道菌群组合物的能力受限于菌群的复杂性,还有多数细菌不可培养的事实。由于这个原因,肠道菌群最好使用分子技术分析,该技术测序细菌亚基核糖体RNA(16SrRNA)——微生物的分子身份“条形码”。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代表了健康的狗中的胃肠道菌群。来源于10个不同细菌类别的、数百甚至数千种不同的细菌种群寄居在犬猫胃肠道里,还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真菌。每个动物个体都有独特而多样的微生物种群。细菌的多样性是一个健康肠道菌群的关键属性。健康犬猫中最多样化、最主要的细菌类别是厚壁菌门(主要是梭菌目和乳杆菌目),其它高比例的细菌是拟杆菌,梭杆菌,变形杆菌。不同部位的肠道细菌群存在差异(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在肠腔内(或粪便)的细菌也不同于在粘膜(或粘附粘液)上的细菌。

炎性肠病中的肠道菌群失调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经揭示了在患有炎性肠病的狗和猫中,肠道细菌的组成失衡。与健康动物的肠道相比,患病动物的肠道失调特点就是细菌种群的总体多样性减少,并且从革兰氏阳性菌转变到革兰氏阴性菌。炎性肠病中菌群的改变特征是肠杆菌(大肠杆菌)和其它变形杆菌的增加,以及厚壁菌门、拟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的菌群XIVA和IV的降低(粪肠球菌等)。肠腔内容物和附着黏液层中的肠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菌)数量增加似乎与粘膜炎症和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现在还不能确定是菌群组成变化和不平衡是IBD黏膜炎症的原因还是后果。肠道菌群生态失调与炎性肠病的关联或许能解释炎性肠病对抗生素的响应如甲硝唑、泰乐菌素。在正常的狗中,泰乐菌素已被证明对小肠菌群组成和多样性有长期影响。苏契道尔斯基(Suchodolski)等人在年利用细菌16SrRNA基因焦磷酸测序技术对急性出血性腹泻的狗检测到肠道菌群失衡。在慢性肠病中,菌群失调的特点是变形杆菌(革兰氏阴性)比例较高和厚壁菌门(如梭状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属)比例低。

益生菌和益生元

考虑到肠道菌群在肠道疾病中的影响日渐重要,人们对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介入作用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益生菌是含有活微生物的营养品,它通过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来改善宿主的健康。要达到这样一个效果,益生菌必须包含足够的能够幸存下来进入肠道的活菌。虽然对于非处方益生菌产品活性加工的丧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商业品牌的兽用益生菌质量非常好。益生元是不易消化的食物成分(如果聚糖,乳果糖,半乳糖),其通过选择性地促进肠道细菌的生长来帮助宿主消化。众多已发表的研究说明了益生菌和益生元对健康犬猫的粪便菌群、发酵终产物、粪便稠度的影响,但仍然缺少有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来证明它们在胃肠道疾病中的疗效。用混合益生菌治疗犬猫,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可以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到体内益生菌种类逐渐增加,但这种作用迅速消失,停止治疗后,肠道菌群恢复到基线。益生菌是非常安全的,无不良副作用。此次介绍将回顾一些益生菌在犬猫胃肠道疾病的证据。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一个益生菌菌株所获得的结果可能不等同于其他益生菌菌株也有相同影响。此外,在一个特定的疾病或条件下,一种益生菌的积极作用不一定意味着该益生菌对其他疾病也有效。

RobertG.Sherding,DVM,DACVIM

学了这6次课,七成的内科病都不怕了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