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孩子拉稀是真的拉肚子吗?
孩子拉肚子只是因为吃坏了吗?
拉肚子后不吃东西真能让肠胃休息吗?
拉肚子就得吃止泻药吗?
孩子肠胃老不好,经常拉肚子,饭也不能好好吃。
孩子拉肚子,不吃东西肠胃能休息?错了!大错特错!
怎么办?让家长可着急了!
首先,我们辨认一下,到底怎么样才算真的拉肚子
(这不是开玩笑,有人还会把正常排泄当成了拉肚子的……)
拉肚子两大特征
1.次数多
2.性状改变
(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重者可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
为啥会拉肚子?
——吃坏了呗!
(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腹泻的病因
1.感染性
2.非感染性
感染性
分为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
肠道内感染的病原常见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
肠道外感染是肠道外组织、器官受到感染(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皮肤感染及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可因发热或病原体毒素作用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又称症状性腹泻。
非感染性
主要因素:
食饵性腹泻:由于食物量过多、过少,或质量不当,如过多过早喂哺大量淀粉、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和断奶等均可导致腹泻。
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大豆、鸡蛋等过敏而引起腹泻。
原发性或继发性糖、蛋白质、脂肪吸收不良:如双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乳糖积滞而引起腹泻。
其他因素:如气候的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过少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
哎哟喂,都拉肚子一天了!!!
该怎么办啊?
判断拉肚子的程度
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过程。
连续病程在2周以内的腹泻为急性腹泻
病程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
慢性腹泻的病程为2个月以上。
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高能预警,饭前别看……)
(高能预警,饭前别看……)
(高能预警,饭前别看……)
轻型腹泻:
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3~10次/天),呈黄色或黄绿色,稀薄或带水,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大便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
重型腹泻:
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而来。腹泻频繁,大便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亦可为粘液脓血便,常伴呕吐。有较明显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如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和全身中毒症状(包括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昏迷、休克等)。
鉴别诊断
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大便次数多而稀薄,但无呕吐,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转为正常。
急性坏死性肠炎
起病急,腹痛、腹胀、腹泻,呕吐,高热。大便初为水样,继而转果酱样或赤豆汤样血便。常伴明显中毒症状,甚至休克。
治疗
预防脱水
给患儿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如ORS溶液、米汤加盐溶液、糖盐水等。
纠正脱水
对轻-中度脱水,可用ORS纠正,最初四小时内ORS液的用量为:体重×75mL。对重度脱水的患儿,医院输液;有尿后注意补钾。
继续饮食
但需根据个体年龄、病情和平时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整。母乳喂养的婴儿继续哺乳;人工喂养儿,6个月以下者,可用等量米汤或稀释的牛奶或其它代乳品;6个月以上者,可给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病毒性肠炎多有双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对疑似病例改为去乳糖配方奶粉或豆奶粉等。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并每日加餐一次,共2周。营养不良患儿应加餐至完全恢复。
合理用药
1.抗感染:一般水样便不用抗菌药物,对重症患儿、免疫功能低下的衰弱患儿可酌情选用抗菌药物。粘液便、脓血便可根据临床特点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再根据大便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调整。对抗菌药物诱发的肠炎,应先停用抗菌药物。阿米巴痢疾及蓝氏贾弟鞭毛虫肠炎可采用灭滴灵治疗。
2.微生态疗法: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定植和侵袭,控制腹泻,如双岐杆菌、嗜酸乳杆菌等。
3.肠粘膜保护剂,如双八面体蒙脱石等。
腹泻治疗常见误区
滥用静脉补液
小儿腹泻首要的治疗是预防和治疗脱水,静脉补液带来的风险很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用药原则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补液,因为口服用药更安全,可选择使用安全有效的口服补液。
滥用抗菌药物
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可以是感染性的、也可是非感染的。轮状病毒等一些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腹泻以及非感染性腹泻如食物过敏,均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只需要补液、补锌、继续喂养。滥用抗菌药物对孩子有害无益,还白白增加治疗费用。
滥用止泻药
有些情况下,使用止泻药物会使细菌毒素在体内滞留,带来风险;是否使用止泻药物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听从医生的判断。
禁食
以往患儿腹泻,为了让胃肠道得以休息,比较强调限制饮食,或干脆禁食。近年来,专家们认为禁食有害无益;特别是在腹泻大量丢失水分的情况下,会加重脱水和酸中毒,同时进食太少,孩子处于饥饿状态,会增加肠壁消化液的分泌,加重腹泻。
预防
注意饮食、环境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注意气候变化,避免过热或受凉。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文章转载自广东卫生信息
往期精彩内容
医院集团:社康中心“化整为零”助推分级诊疗
深圳市卫生计生委罗乐宣主任率队调研罗湖区医改
罗湖医院集团首届“3+2“”安徽理工大学临床医学班”开学
《第一现场》丨健康深圳:家庭医生服务年全覆盖
医院集团携手微语医疗推出母婴健康远程服务平台
福田区党政代表团一行到罗湖考察交流
罗湖区基层岗位大练兵,通过技能提高医护人员服务能力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福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